农地水土保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 農地水土保持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for Farmland) 2.2.1 等高耕作. 2.2.2 山邊溝 2.2.3 山邊溝植草 2.2.4 平台階段 2.2.5 寬壟階段 2.2.6 台壁植草 2.2.7 石牆法 2.2.8 草帶法 2.2.9 覆蓋 2.2.10 敷蓋 2.2.11 綠肥 2.2.12 坡地防風 2.2.13 農地沉砂池. 2.2.1 等高耕作 2.2.1.1 定義:在坡面上沿等高方向所實施之耕犁、作畦及栽培等作業。 2.2.1.2 目的: 1. 增進水分入滲與保蓄。 2. 抑制逕流及減少土壤沖蝕。 2.2.1.4 應用說明及設計 凡行坡面耕作時實施。 2.2.1.5 作業程序及注意事項 1. 經山邊溝、寬壟階段、石牆等處理之土地,以該處理為基線,從事耕犁、作畦及栽培等作業。 2. 沿各基線上方等高行畦之長行數,宜在4~6 行左右。 3. 短行以留置兩基線中間部分為原則。 2.2.1.6 維護管理 等高耕作之土地,雨後如發生沖蝕,應即時整修。 2.2.2 山邊溝 2.2.2.1 定義 在坡面上,每隔適當距離,沿等高方向所構築之淺三角形溝。 2.2.2.2 目的 1. 減短坡長,分段截洩逕流以防止沖蝕,增進水土保持效益。 2. 提供田間作業道路,建立坡地省工經營基礎。 2.2.2.3 圖說 2.2.2.4 應用說明及設計 1. 以坡度40%以下之坡地為原則。 2. 配合草帶法及外斜式平台階段時,可適應較陡之坡地。 3. 覆蓋完密之果樹園地、牧草地,可適用至坡度55%。 4. 溝距:溝與溝間之地面距離,按垂直距離決定,其公式為其中 VI=垂直距離(m) ,S=原地面坡度(%), HI=水平距離(m) 根據土壤滲透性、沖蝕程度、作物種類及保育耕作情形等項加以研判,必要時得將溝距作25%範圍內之增減。在草生地,溝距可增加100%,放牧地暫定增加50%。均應參照作物行距、機械作業寬度設計,並盡量減少短行。在果樹園,於山邊溝容許溝距範圍內,依1~3 行果樹之行距而決定 其溝距。 5. 採用型式:緩坡地採用寬型(溝底寬2m)為宜,較陡坡地則可採用窄型(溝底寬1.5m),外斜階段處理區可用前列二型或採用梯型施設於階段內側,採用梯型時頂寬30 公分以上,深度20 公分以下。 6. 降坡:一般以1-1.5%為原則,但為配合地形、作物,必要時得局部放寬至5%。 7. 長度:單向排水之山邊溝,以不超過100m 為原則,超過時可作雙向排水或中間排水。 8. 過水路面:一般山邊溝排水以中間會合排水為原則,溝與溝之銜接處應以鋪磚石及植草等構築寬底拋物線型明渠,以利農機通過。必要時得改用小型涵管。 9. 出水口:出水口應酌予增加其斷面寬度及降坡,與排水道連接處必須平順,必要時增設護坡或溝面保護工。 10. 宜配合實施上下邊坡及溝面植草。 2.2.2.5 作業程序及注意事項 1. 勘查規劃:應先作全區勘查,依據地形、土壤、沖蝕及天然排水情形,決定排水位置及採用型式。 2. 決定溝距:就山邊溝所橫跨之坡面測出平均坡度後,查溝距表,再參酌勘查結果,及作物種類決定溝距。 3. 測定樁線:通常自出水口開始測定,每5~10m 測定一樁,遇急彎處應增加樁數。樁線修正:樁線測定後,應加檢視,並作必要之調整,以消除急彎或減低彎曲程度。 4. 構築順序:應先自最上一條山邊溝依次向下構築。 5. 預留土壤沉陷率:填土應視土壤條件增高約10%,預留為沉陷率。 6. 整修:初步完成後,應作校正測量。按照設計之斷面及降坡分別校正,從事整修。 7. 山邊溝經過窪地或溝蝕時,應加填實,斷面亦須加強。 8. 配合處理:截水溝、等高耕作與覆蓋作物或敷蓋、山邊溝植草、安全排水系統。 2.2.6 維護管理 1. 雨季前後應加檢視,如有損壞應立即整修。 2. 溝內淤泥、雜物等務必隨時清除。 2.2.3 山邊溝植草 2.2.3.1 定義 在山邊溝溝面及上下邊坡種植適當之草類。 2.2.3.2 目的 1. 穩定斷面,減少維護工作。 2. 減少除草等管理工作。 3. 上邊坡植草,可穩定坡面,減緩坡面坡度。 2.2.3.4 應用說明及設計 1. 溝面草種以類地毯草、百喜草、假儉草、地毯草、百慕達草、兩耳草等為原則,亦可選用野生匍匐性草類。 2. 上下邊坡及溝緣以種植百喜草為原則,行株距30cm×30cm。 3. 百慕達草則可切段撒播後覆土,並行壓實。 2.2.3.5 作業程序及注意事項 1. 山邊溝構築完成後,儘速種植。 2. 採用草苗種植時,以分株法三角形密植,使用種子時宜採用噴播或植生帶。 2.2.3.6 養護管理 1. 防止鼠類棲息。 2. 應維持良好覆蓋,缺株即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