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联合混凝沉淀技术对印染废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氧化氯联合混凝沉淀技术对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的应用研究 陈伟、潘绮、戴海润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本研究通过发挥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并结合混凝沉淀技术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实验综合考察了二氧化氯投加量、反应pH值、反应时间以及混凝剂种类等参数,并通过中试验证,在投加50mg/L的二氧化氯,可以实现较好的脱色效果,并且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达到42%,而药剂成本为1.08元/吨废水。 关键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二氧化氯 一.背景 印染废水具有污染浓度高、色度高等特点,随着新型染料、助剂的不断应用,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不断增大。经传统工艺处理后的废水中90%以上为可溶性难生化处理的COD,深度处理普遍存在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等缺点。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3倍(氧化能力见表1),且其氧化过程中很少产生有机卤代物,在水处理的氧化消毒及漂白等行业已经广泛使用。但将二氧化氯应用于处理印染废水则较少,且大多至涉及脱色效果。本项目通过发挥二氧化氯强氧化性,将印染废水中溶解性难处理物质基团打破,再配合混凝剂的使用,通过混凝沉淀来实现脱色去除COD的作用。 表1 强氧化剂氧化能力比较 氧化剂 ClO2 H2O2 NaClO2 KMnO4 Cl2 NaClO 氧化能力 263 209 157 111 100 93 注:以Cl2氧化能力为100%计 二.试验方案 本次研究分为小试和中试两个部分,以某污水厂二沉出水为处理对象,通过二氧化氯与混凝剂的协同处理,综合考察 eq \o\ac(○,1)二氧化氯投加量; eq \o\ac(○,2)进水pH; eq \o\ac(○,3)反应时间; eq \o\ac(○,4)二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等四方面参数的影响。同时,在完成小试参数摸索后,后期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在处理规模为4m3/h的中试装置上,进一步考察二氧化氯联合混凝沉淀技术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2.1 实验室小试试验流程: 二沉池出水 二沉池出水 氧化反应 混凝沉淀 处理出水 二氧化氯 混凝剂 图1.二氧化氯-混凝沉淀工艺流程图 2.2 中试试验流程: 注: eq \o\ac(○,1)盐酸储罐; eq \o\ac(○,2)亚氯酸钠储罐; eq \o\ac(○,3)计量泵; eq \o\ac(○,4)ClO2发生器; eq \o\ac(○,5)ClO2反应装置; eq \o\ac(○,6)混凝沉淀反应装置 图2.二氧化氯—混凝中试装置示意图 装置说明: eq \o\ac(○,1)ClO2发生器原理为: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eq \o\ac(○,2)ClO2反应装置:Q=4m3/h,V=4 m3,HRT=1h; eq \o\ac(○,3)混凝沉淀装置:HRT=4h,表面负荷0.53 m3/(m2.h) 三.试验仪器和试剂 3.1 COD测定:国标法 3.2 药剂: eq \o\ac(○,1)ClO2,纯度≥99%; eq \o\ac(○,2)聚合氯化铝(PAC),; eq \o\ac(○,3)硫酸铝溶液:Al2O3质量分数为6%。 四.结果与讨论 4.1小试研究结果 4.1.1 ClO2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在不调整原水pH的条件下,不投加混凝剂,考察ClO2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其试验结果见图3。 图3二氧化氯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影响 从图3可知,单独使用ClO2处理印染废水,对COD去除效果较明显。COD去除率随着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二氧化氯投加量达到45~50mg/L时,COD去除率达到20%左右,接近饱和,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后续试验选择ClO2的投加量为50mg/L为宜。 4.1.2 pH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在不投加混凝剂,二氧化氯投加量为45mg/L的条件下,考察进水pH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其试验结果见图3。 图4进水pH对COD去除效果影响 从图4可看出,当原水pH值小于8.5 时,处理效果较好,COD去除率在 20 %以上,当pH值大于8.0时,每升高1个单位 pH值,COD 去除率将下降2-3 %,这也符合二氧化氯本身的氧化特性,在酸性条件下能显示出较强的氧化能力。在酸性条件下,由于二氧化氯产生的氧化电位较高,E0= 1.95 V,氧化能力最强;在中等pH值(6~8)时,E0= 1.57 V,氧化能力次之;偏碱性条件下,E0= 1.16 V,氧化能力相对最弱。试验表明,废水在中性到酸性条件下,二氧化氯氧化工艺对COD去除效果影响不是太大,处理效果比较稳定,当 pH 值在偏碱性条件时有较大影响,COD去除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实际工程中,考虑成本问题,二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