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明代诗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明代诗文;第一节 明前期诗文 一、明代前期诗文概况 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明初阶段和永乐至成化阶段。 1、明初作家大多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大动乱,因此他们的作品蕴涵着比较充实的现实内容,有着恢弘的境界与慷慨的意气,在风格上也表现了雄浑雅正的气度,其中宋濂、刘基以散文创作见长,高启则在诗坛独领风骚。他们作为首开风气的一代宗师,对明代诗文影响甚大。 2、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体长期把持文坛,诗文创作呈现出??寂和衰退的格局,台阁体雍容典雅,粉饰升平,体现出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但内容空虚,缺乏生气。在此之后,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起而思变,虽未能完全冲出台阁体的藩篱,但对台阁体的弊端也有所匡救,其转捩诗风、导流七子之功是不容抹杀的。 此外,明初诗人中,还有一些因地域及政治联系或学术渊源关系而联结成的诗人群体,如越诗派、吴中四杰、闽中十才子等。他们的诗歌既保存着元代纤弱的诗风,也呈现出易代的文化状态以及新兴王朝的文化心理。但还没有形成鲜明的格调。;二、宋濂、刘基、高启 1、宋濂 曾任元翰林院编修,后辞归著书。入明初深得朱元璋赏识,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刘基称他“当今文章第一”。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主张“以道为文”,作品多道学气。传记文《秦士录》《王冕传》《杜环小传》《记李歌》等,写壮士、文人、市井平民,却生动传神,呼之欲出。《送东阳马生序》围绕劝学中心,寓道理于事实描绘之中,语言质朴,笔调流畅,为传世名作。 ; 2、刘基 元末进士,明朝开国功臣,明初著名诗文家。 寓言体散文最具影响,《买柑者言》是传世名作。文中深刻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辣,语言犀利。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共18章,195篇,写于元末。《狙公》章较为著名。 长篇神话诗《二鬼》,隐喻自己和宋濂遭遇,曲折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想象丰富,风格雄浑,颇具浪漫色彩。 ; 3、高启 长州人。元末隐居不仕,入明任翰林院编修。性情疏放,39岁被朱元璋腰斩。有《青丘高季迪诗文集》。 高启“诗才雄富”,“为一代巨擘” (《四库全书总目·凫藻集提要》)。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启天才高逸,实据名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 (《四库全书总目大全集提要》 ); 高启诗歌创作:众体兼长,歌行、律诗无不运用自如。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登临怀古名作。描绘长烟落日的大江壮景,颂扬南京的江山形胜,感慨历代成败兴亡,充溢着对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喜悦。 诗中境界开阔,气势宏伟,感慨深沉,声韵铿锵,句式参差,直有李白七言歌行惊风泣雨、波卷澜翻之势。;三、台阁体与茶陵派 1、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三杨”在明初均以大学士辅政,其诗文多应制、题赠、颂圣内容,貌似雍容典雅,安闲和易,实则陈陈相因,空虚浮泛,在诗坛影响极坏。 2、于谦 是台阁颓风中一枝独秀的诗人,其《石灰吟》《咏煤炭》借物言志,清新刚劲,质朴无华,明白如话。; 3、茶陵派 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李东阳著有《怀麓堂诗话》一卷。;第二节 明中期诗文 一、明代中期诗文概况 明代中期诗文领域内的最重要现象,便是复古思潮的活跃。 先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针对明前期文学创作的贵族化、理气化与八股化,卓然以复古自命,追求秦汉古文的境界与盛唐诗歌的气象,欲通过接续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而达到变革的目的,明代文风为之一变。 后有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接踵而起,将复古运动再次推向高潮,使文学创作得以摆脱程朱理学与官方政治的约制,为维护文学的独立地位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前后七子身上都存在着尺寸古法、刻意摹拟的弊端。 此外,还有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为代表的唐宋派,介于前后七子之间,他们理论上的建树主要在散文方面,以标榜摹唐仿宋跟七子相抗衡,但声势不大,在创作上远远不能抵消前后七子的影响。 ;二、前七子的复古诗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