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生老礼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生老礼俗;(一)诞生与生日礼俗 1、求子 婚礼中的求子习俗 岁时节日中的求子习俗 2、妊娠与胎教 ; ; ;;历史背景;封建礼教强迫寡妇守节有四大害: ??一,苦寡妇数十年之身,是为害人;  二,绝女子天与生育之事,是为逆天;  三,寡人类孳生之数,是为损公;  四,增无数愁苦之气,是为伤和。  人之生而有生殖之器,则不能无交合色欲之事。 —— 康有为《大同书》; 童而精少,老而闭房,鸟兽方春而交,轮轴缘气而动。平淡??奇,发于自然,无所谓不乐,自无所谓乐也。今悬为厉禁,引为深耻,沿为忌讳,是明诲人此中有至甘焉。 —— 谭嗣同《仁学》;孙中山先生倡导男女平权。在一九○六年《军政府宣言》中明确表示:“我汉人同为轩辕之子孙,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还规定废除奴婢制度和禁止缠足,以解放妇女。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2、中国传统家庭结构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传统的农业文明开始向近代社会文明转型。 ; 一批城市“边缘人”“既无家庭思想之维持,复无安土重迁之观念”。家庭不再是人们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地方行政力量增强,父权家长制基础开始动摇。;3、中国社会的文化结构发生空前变化,传统道德文化权威开始丧失,儒家独尊的文化一统格局受到“西学”的冲击。 ;中国传统道德失去权威 “儒家学说从一直是无可怀疑的信仰中心,变成其基本特征是可疑的和有争议的一种思想体系。”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赴欧美官员和知识分子(刘锡鸿、张德彝): “西人不知有父母,…凡为子者,自成人后,即各自谋生,不与父母相闻。” “男女婚配皆自择,女有所悦于男,则约男至家相款洽,常避人密语,相将出游,父母之不禁,款洽既久,两意投合…… 使自主焉。” “西国女子之嫁也,不待父母之命,不须媒妁之言。” “男女私交,不为例禁。”;婚姻观念变革的基本内容; ;(2)由遵从媒妁之言??? 媒介多样化转变 征婚广告、通信订婚法 ;蔡元培(1868-1940)的征婚广告: (一)女子须不缠足者; (二)须识字者; (三)男子不娶妾; (四)男死后,女可再嫁; (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 ;蔡元培的第二份征婚广告:;通信订婚法: 王健善首创通信订婚法:“余以为宜由男女互通信, 先各抒衷曲, 质疑问难, 徐议订婚。”“创法请自我始, 敢告女同志, 如欲与余通信, 可照下开住址邮寄, 信到誓不示他人, 并望亦示地址。”;(3)择偶标准由 “门当户对”向重感情、品行、学识方面转变 “求其配偶也,必求知识相当、情性契合之人”。 婚姻 “宜以爱情结合,而不容夹入他种之观念”。 蔡元培的择偶观 ; ;?清末民初的结婚照 ; ;20世纪20年代;(5)婚后生活注重夫妻平等、相敬相爱 部分妇女“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不再满足于依附地位,而是要求夫妻平等:“相敬相爱,如友如宾,有敌体之义,无尊卑之分。 陈独秀:“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2、家族观念:传统家族伦理观念受到挑战,新式小家庭出现;(1)父权意识下降 “子孙受长上诃责, 不论是非, 但当俯首默受, 毋得分理。” ——司马光《家范》 吴虞认为父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 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同为人类, 同做人事, 没有什么恩, 也没有什么德。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 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 ——吴虞《说孝》;族谱日记反映出父权意识下降: 陕西茂陵张氏族谱中载有“世风日降, 在宗之人迫于饥寒, 虽父子不相顾, 况远至数世”, “虽兄弟不相顾, 况疏若比邻。”;(2)分居、异财及新式小家庭的出现 家庭观念从“家本位”向“人本位”转移,分居离析者增多:兄弟东西,各操其业 一夫一妇新式小家庭出现: 婚姻自由、男女平等、 生活民主、经济独立 ;3、离婚观念:离婚观念的改变是家族主义破灭、个性自由解放的一种表现 如何看待离婚、离婚是否合乎道德(文绣、徐志摩);文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离婚的皇妃;三个条件: 彻底脱离,各不相扰 日常衣物开列清单,应照此单全部付给 必须拨付赡养费15万元;徐志摩(1897-1931):中国近代史第一位离婚人;4、贞操观念:压抑女性自由的封建贞操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