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5 诸子散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 “诸子”与文以载道传统;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兴起的背景;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一、《老子》;老子哲学的核心——道;老子哲学的主要范畴;《老子》;《老子》 ;《老子》;二、孔子与《论语》 1.孔子(前511-前479)其人;孔子讲学图;2.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3.孔子的文学主张;4.《论语》之命名、性质;“论”,即论次编纂之意;“语”来自史官文献中的记言体文,所载录的是前代史官或“君子”的言论。这里的“语”则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语”经论纂,故称“论语”。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及教育思想,是研究孔子及其学说最主要的文献。;5.《论语》在文学上的特点;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子罕》);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共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志于道,据于德(品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 ;2)在叙事上,善于在简单的对语和行动中展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阳货》: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杀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为政》: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发挥)。 ;《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三、《墨子》;四、《孟子》 1.孟子和《孟子》;2.孟子的思想主张;制民之产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ch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ɡ]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性善。 性善——完善自己——完善社会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3)道德修养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4)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文学见解。 为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其有关时代背景。《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别人的意图。 《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3.《孟子》的散文艺术——“雄辩” ;1)浓厚的论辩色彩,高超的论辩艺术 ①为何好辩。 ②灵活地使用逻辑推理,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欲擒故纵。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寓言。 ;①为何好辩;②灵活地使用逻辑推理;③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寓言;2)充沛的感情,强劲的气势;《尽心下》:说[shuì]大人,则藐[miǎo ]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cuī]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pán]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shènɡ] ,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韩愈直承孟子衣钵 苏洵:“其锋不可犯”(《上欧阳内翰书》) 朱熹:“读《孟子》一书,非惟看它义理,读之便晓作文之法。首尾照应,血脉贯通,语意反复,明白峻法,无一字闲入。”(《朱子语类》卷十九) ;五、庄子 1. 庄子和《庄子》 ;《杂篇·列御宼》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