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任务已从农业增产转向农民增收,如何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摸清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剖析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最近市委农办组织专门力量,对武汉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本文所探讨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能够带动农民增收,主要以本地农产品(包括农、林、牧、渔四大类为原料进行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门类(不含酒类和烟草业。
一、武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围绕“菜、鱼、肉、奶、禽”等主导产业,认真实施《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产业推进计划》,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加工型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进、开放开发和重点扶持,我市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7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5亿元,其中东西湖国家级食品加工区加工的农产品销售收入达30多亿元。龙头企业规模进一
步壮大,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29个,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1个,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33个,国家级龙头企业4个,涌现了象统一、新元粮油、友芝友、希望饲料、华泰植物油、香满楼乳业、武汉大地、中粮肉食集团、汪集汤食、福龙超大、富尔仕食品等一大批在市场上有影响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农产品加工附加值逐步提高,出现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品牌。我市实行精、初加工并举,粗、深加工齐上,新产品开发与地方特色挖掘相结合,多层次地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使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综合效益不断提升。2004年,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达到了1:1.5,比上年提高了0.2点,农产品增值近26个亿元,增值近50%。通过市场开发,培育了一些知名品牌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如“汪集”鸡汤、“精武”鸭脖、“中排”茶籽油、“天种”种猪、“莲花湖”莲藕、“红塔”牌红菜苔、“小蜜蜂”藠头、“统一”方便面、“友芝友”乳品等。
(三企业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格局。我市打破所有制限制,通过开放引进、改革重组等多种途径,不断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所有制结构,目前,在我市加工业中,国有、集体企业已基本退出,逐步形成了以民营、股份制企业为主体,多种成份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我们调查的123个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已占到95.4%,产值、销售收入和税收均占到96.3%
以上。在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0%,非公有制企业占96%,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市农产品加工的主力军。
(四优势农产品加工能力增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初步形成。我市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推进乳制品、生鲜蔬菜、肉制品、食品饮料、油脂、水产品、饲料、发酵及生物技术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形成了年加工乳制品28万吨、生猪250万头、水禽2500万只、油脂45万吨、饲料240万吨、蔬菜90万吨、水产品1.5万吨的加工能力。通过围绕加工扩基地和围绕基地搞加工,我市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如东西湖的乳制品加工、江夏区的肉制品和水产品加工、蔡甸区的蔬菜和水产加工、新洲区的蘑菇和蔬菜加工、黄陂的肉制品加工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增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而且延伸了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就业。2004年,在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03个,市级专业合作协会达到到8个,网络农户23.5万户;为农产品加工服务的正规化基地达到42.5万亩,农业产业化基地实现农业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参与到产业化经营链条中的农
户有37.9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7%,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直接在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在100万以上就业的人数达到12700人;农民通过订单销往加工企业的农产品达13.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4.7%。
二、武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不够宽松。
(一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品质量、品种档次不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70%以上,山东省在40%左右,而我市还不到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