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卡特尔主持该公司期间,经营状况一直都没有得到改善。然而,到1969年的时候,该公司销售额已经达到500万美元,一位出版商买下了该公司。10年之后,该公司销售额已经达到3,000万美元。 唉,亏了,不该卖呀! 3.卡特尔的心理测验工作 在18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卡特尔使用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在宾法尼亚大学期间,他给学生进行了一系列这样的测验。卡特尔写道: 除非建立在实验和测量的基础上,心理学就无法达到物理科学那样的精确性和确定性。朝向这一方向发展的步骤之一是把一系列心理测验和测量应用于大量的个体。 象高尔顿那样,卡特尔的测验主要是基本的感觉运动能力的测量,包括握力、运动速度、皮肤两点阈限、前额耐痛力、重量的最小可觉察、对声音的反应时、色彩命名反应时等等。 卡特尔1902年首创了等级排列法。他首先向被试提供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卡片,要求被试根据颜色深浅程度的不同,有顺序的进行排列。后来,他用这种方法研究和评价美国科学家的卓越程度。 4.评论 哥伦比亚大学在卡特尔的领导下成为机能心理学的重要堡垒,其影响甚至一度超过芝加哥学派。美国心理学史家希尔加德(Hilgard,)的统计表明,1929年,在美国心理学会的704个博士会员中,155人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99人毕业于芝加哥大学。 虽然卡特尔不太重视心理学理论的建设,但是他突出个别差异的研究,完善了心理测验的方法,从应用心理学的层面上推进了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心理学家如桑代克、吴伟士等,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哥伦比亚学派奠定了基础。 哥伦比亚学派从未明确树立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旗帜,但是他们在整体上具有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共同特点,归属于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首先,在研究目的方面,哥伦比亚学派反对冯特关于心理学研究应该揭示人类心理的一般或普遍规律的主张,致力于认识和了解个别差异。他们使用心理测验的方法,着重对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心理测验运动的发展。 二、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一般特征 其次,在研究对象上,他们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传统束缚,主张将活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们虽然没有明确地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之外,但显然更加关注意识的功用而不是意识本身。如果某一个研究主题涉及到意识,他们也研究意识,而当某个主题较少涉及意识或意识在其中并不重要时,他们便放弃意识而只研究活动。于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越来越多地代替了观念之间的联结。 第三,在学科性质上,他们更注重心理学的实践应用,重视对机能活动“为什么”的研究,反对把心理学当作只描述“是什么”的纯科学。他们将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关于个体适应环境的观点加以具体化,并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繁荣。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哥伦比亚学派持开明态度,不再将实验内省法作为惟一或主要的研究方法,承认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同样客观有用,坚持方法的多样性。 第六节 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在机能主义精神的影响下,应用心理学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心理学家的贡献“着实让心理学家风光了一番” 。战争“成为应用心理学家的巨大动力。在战争期间,诸如《实验心理学杂志》等刊物停止出版发行,但是《应用心理学杂志》却越办越红火。1918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应用心理学在整个职业领域中已经变得更加令人尊敬。 学术心理学同样得益于战争中应用心理学的成功。多年来,大学里的心理学家第一次有了足够的工作岗位和经费支持。新的心理学系科、新的建筑和新的实验室得以建立。更多的基金可以用于教职员工的薪水。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增加了3倍,从1917年的336人,增加到1930年的1100人 但是,大多数学术心理学家仍然瞧不起应用心理学。编制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的推孟曾经回忆说,“许多老脑筋的心理学家以轻蔑的眼光看待智力测验运动……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我几乎不能算是一个心理学家” 1919年,由心理学的学术分支控制的美国心理学会,修改了会员入会条件,规定申请者必须发表过实验研究报告。事实上,这就排除大部分应用心理学家入会的可能性。 尽管在学术心理学方面存在着对应用心理学的这种消极态度,应用心理学在大众中受欢迎的程度仍然是前所未有的。它甚至演变为一种“民族的狂热” 。人们相信,心理学家可以搞定一切事情---从婚姻的不和谐到对工作的不满意; 可以帮助出售一切商品---从汽车到牙刷 然而,30年代世界经济的大萧条让应用心理学处在了受攻击的地位。应用心理学的批评者们指责它没有实现它的诺言。企业领导人报怨说,工业心理学家并没有治愈公司的各种疾病。例如,所设计的员工选择测验过于糟糕,通过这种方法选择的员工不能胜任工作。 或许是对心理学的期望过高,或许是由于心理学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