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文学总论与两汉诗汉乐府古诗十九首.pptVIP

汉朝文学总论与两汉诗汉乐府古诗十九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②《东门行》(p22)的戏剧特色。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出东门,不顾归。”------一个愤怒的城市贫民的形象 来入门,怅欲悲 -----徘徊回家,悲愤惆怅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无衣无食,饥寒交迫。一贫如洗,走投无路。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铤而走险,妻子相劝。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妻子宁愿“安分守贪”,呼天指儿,牵衣哀告。 (妻子善良、贤慧同时又是小心谨慎 )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毅然决然、终于铤而走险。 (丈夫粗鲁、果敢、被迫无奈) 语言质朴,对话运用贴切生动。 描述自然,琅琅上口。 戏剧性强。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这是历史学家班固对乐府民歌的经典型评价。 其本意指乐府的作者有感于事,心生哀乐,因此,做诗以抒情。高度概括了乐府民歌的创作动机。 六、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p25) 汉代的《古诗十九首》,原是梁昭明太子 萧统编纂《文选》时,对入选的汉末佚名五言诗的总称,后人沿用成为这十九首诗的专名。 第四节 两汉文学概述与两汉诗歌 一、汉代的政治状况 二、汉代的思想文化概况 三、汉代的文学概况 四、汉诗简介 1、西汉盛行楚声短歌 2、东汉文人五言诗 3、乐府诗 五、汉乐府民歌 1、“乐府”沿革 2、汉代乐府民歌主要特色和成就 3、《陌上桑》、《东门行》、《孔雀东南飞》(略) 六、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 七、思考与练习 秦汉文学总论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文学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秦代由于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加之统治时间短暂,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屈指可数,形成了“秦世不文”的局面。 汉代文学在散文、赋体、诗歌方面均有巨大成就。 一、汉代的政治概况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国势强大,对我国以及世界的历史都有深刻的影响。 汉初统治者奉行黄老哲学,休养生息,政治相对宽松,经济得以恢复。 汉武帝时期,国内真正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对周边少数民族有一系列的扩张战争。这一方面劳民伤财,并给周边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则是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并在促进国际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西汉末期,外戚专政,王莽纂位,引发了农民起义。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国家复归一统。 东汉前期,国力强盛,对外进行了一系列战争,但同时,国内的豪族政治开始形成,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东汉中后期,中央权力削弱,豪强肆意兼并,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政,社会矛盾激化。党锢之祸,黄巾农民大起义,以及由此形成了军阀割据,直至刘氏政权被曹氏取代。 二、汉代的思想文化概况 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文化学术具有自由的环境,加之汉初实行分封诸侯制度,文人思想较少束缚,具有独立的人格。 汉武帝时期,帝国鼎盛。作家普遍具有开阔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他们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作品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宏的气势,欣赏崇高之美。 同时,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经学博士,经学家的地位大大提高,自此文学沦为经学的附庸。文人依附于政治和王权,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成为侍从文人的主要使命。 西汉后期与东汉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统治最严厉,经学以阴阳灾异解说时事政治,牵强附会,细碎繁琐,令人不忍卒读。 东汉末年,儒家统治逐步崩溃,以道家为中心的各家各派思想抬头,此风逐渐昌炽,一直发展到后来的“魏晋风度”。汉末文人如赵壹、祢衡等人,任性使气,耿介孤傲,走向了个性的独立回归。 总之,汉代文学走过了批判--——赞颂——批判的道路,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过程。 三、汉代的文学概况 汉代文学样式:两汉文学体裁重大变革,孕育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景现。 1、散文。 西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史传散文。司马迁《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的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开辟了纪传文学的新纪元。《汉书》继承《史记》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 其次是政论散文,以贾谊、晁错为代表。 2、赋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汉代的一种新兴文体。 枚乘《七发》标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