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变迁看社会变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服饰变迁看社会变革 ;1.服装是人类文明出现以来重要的文化产物,防寒、蔽体、遮羞的实用功能、装饰显美功能。 ;实用功能;显美功能;2.服饰具有象征性、标示性,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 中国人自古就明白服装的重要社会政治功能。《周易·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装在古代礼制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是“辨名分,明等威”的工具,被作为调整家庭、群体和国家中人际关系的手段。;周礼:发端于周文王,发展于周武王,完善于周公;服饰具有象征性、标示性,具有重要社会政治功能;松枝绿;浪花白;天空蓝;水泥灰;公安黑;胡服骑射——中国军事变革之先河;清军入关后,推行满足服饰,禁止汉人穿汉装,前额剃发,后脑留辫子。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中山装——衣服也要革命;“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礼服又实与国体枚关,未便轻率从事。且即以现时西式服装言之,鄙意以为尚有未尽合着……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状于观瞻。”——孙中山《复中华国货维持会函》 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现在主张从卫生、实用、经济、美观这四个方面摆脱封建等级制度,以期使服装与西方文明接轨。;“西服虽好,不适应我国人民的生活,正式场合会见外宾有损国体。传统服饰,形式陈旧,又与封建体制不易区别。”——孙中山 ;袖口上的三粒扣子:民族、民权、民生; 四个口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前衣襟的五粒扣子: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弹劾);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 建国后,人民当家做主,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在中央的一系列号召下,人民群众开展如火如荼的生产建设。劳动的需要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全社会流行朴素美,服装一般选择结实、耐脏的布料,蓝、灰、绿成为街头流行色,中山装、列宁装、军装是他们的首选。;列宁装;劳动最光荣、妇女能顶半边天;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文革时,款式一致、色彩单一,不分男女、不分职业的军装空前盛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证明资产主义道路行不通,那么路在何方?;走进新时代,告别灰黑蓝 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思想上拨乱反正,经济上恢复发展,国外服饰样式的引入,促进了国内服饰业的繁荣,服饰的花色、款式开始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服饰开始从单调统一到绚丽多彩转变。中国人开始走出“灰黑蓝”的时代。 ;80年代开始流行喇叭裤;胡耀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穿西装的中国最高领导人;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服饰的发展更是前所未有,各种世界名牌服饰在90年代初大举进入中国。奢侈、豪华、昂贵不再是用来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专用词,而成为人们理直气壮地追求的生活目标;袒露不再被非难,而成为时尚。;21世纪,人们对服饰的追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大放异???。世界的是民族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服饰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中国。;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些民族服饰走向衰落。但随着社会发展,注定会有些服饰走向市场,而有些走向博物馆。;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破旧立新,到维新派提出断发易服,移风易俗;从以 服装区分尊卑贵贱的“衣冠之治”到融合共和理念的“中山装”;从“灰黑蓝” 的单调统一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绚丽多彩,服饰变迁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又一 场社会变革。 未来的中国服饰走向何方,我们不知,但肯定是向着美的、自由的本质 回归,也必将见证更加精彩的变革。 ;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