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贺普仁:如何练习针刺手法.docVIP

国医大师贺普仁:如何练习针刺手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医大师贺普仁:如何练习针刺手法 作者/贺普仁⊙编辑/李剑光贺氏针灸手法犹如蜻蜓点水,进针无痛且针感犹如潮起,渐至隆盛至减弱。经过针治后病人皆有痛苦消失、轻松自如之感,痛苦小而疗效好。练针先练指 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左手循按揉切腧穴,右手为刺手是针灸法中的重要手法。疗效好坏皆在于两手手法及功力。且主要功力又在于拇指、中指及食指,其运力在于指节,并借助腕臂之力、甚至运动全身之力于指端,才能使针体轻了无痛。 所以必须先将拇、中、食三指练出一番好功力,方能在临床施术中获得良效。练此功夫宜两手同时练习,若单习一手三指,则不能随心所欲左右手同时进针。 指力努劲与针刺手法有密切之关系,不学针灸则已,欲学针灸必须练习手指努劲,仅就拇、中、食三指而言,其中拇、食指为主,中指为辅,只要把拇、食指功力练好,其功成矣。练指功有四步: 第一步,二指禅。贺老自幼练习八卦掌,在此基础上练习二指禅功,练习此法,首先站立于桌案之前站稳,吸气使气下沉入丹田,然后两手臂向前抬起伸直,随之弯腰向前,双手拇指指腹搭桌案边上,自觉丹田之气上贯两肩、臂、肘、腕乃至指端。 初练时必觉甚为费力,不能耐久,此时可调换食指,按于桌案边上,如此交替习之,练习日久之后,则不觉其苦,至此可以增加练习时间,一般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初练时每次5分钟,每日1~2次。根据习者的身体素质不同,以后每日练习时间可增至15分钟。大约100天后即可取得功效。入门后不可间断,仍需平日习之,大约习3年后可大有成就。 第二步,顶指法。初练时空手习之,紧并中、食两指,屈成钩形,而以拇指屈置中食两指之间,使三指尖相顶,紧紧扣牢,虎口成圆形,猛力扣5分钟,每日有空即练,不限次数。 第三步,夹木锥。此法用2个小木锥,夹于右手拇、食、中指指肚之间紧捏之,木锥长约3寸,粗约1寸,根粗尖细,以花梨紫檀质地坚硬为佳。每日有暇则练,半年功可成矣。 练习以上诸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针灸疗效,对强健身体也有裨益。 第四步,捻线法。练习捻线法不用任何工具,具体做法是,拇、食、中指指肚紧贴,虎口呈三角形,三指肚相贴之处,以三指的第一节为限,指肚相贴之后,乃贯全臂之力于指,拇指徐徐向前捻若干次,然后拇指再向后捻转若干次,其捻转数前后相等。每日不限次数,有暇即练,非常便利。练针须练气 贺老针法是将针灸、气功融为一体的方法。他常说:“搞针灸不练气功,等于医生白费劲,病人白受苦。” 针灸医生指功不可不练,而坐功又不可不行,初行功时,应谨守规矩,调息坐功时,正其心身,巍然竖直,胸硬腰挺,不可伛偻,左腿抱右腿(即盘腿打坐),两手翻置于膝上,眼观鼻,鼻观心,徐事吐纳,由浅入深。 先徐徐将胸中之浊气吐出,再吸入新鲜空气,初期微细,采天地之灵秀,取日月之精华,吐胸中之恶浊,纳自然界之清气。 每吸一口全部由精神吸入,由胸中经过然后纳入丹田,丹田即气海,在脐之下小腹之上。初练时气随入随出,不能收留,坚持打坐终能存于丹田,气满而道成。 针灸者以有形的练习之功,加无形调息之气,用于针刺则能事半功倍。将武术气功运用于针灸学之中,更是中国针灸有史以来的一大亮点。 据笔者分析,结合了气功与武术的针法之所以能更加快速明显地取效,就在于其较之一般针法更具振动荡击力,作用于人体的经络气血,更能迅速激发人体的自然潜能和免疫能力。“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所以,加强针灸医师自身“内功”的修炼也显得尤为必要。【编者按:气功须在专人指导下练习】 针刺手法概要 针灸疗效取决于选穴和手法,而手法是比较容易被人忽视的。其实手法同样无比重要,运用得好,患者感觉舒适,病也好得快。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可见针刺手法的重要性。 贺老重视针刺手法,对刺法和补泻手法的历史沿革很有研究,各种文献资料了然于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临床实践中反复应用,在操作中得心应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针刺风格。 《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手法,内容丰富,为后世针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灵枢·官针》记载了应不同病变的“九刺”、应十二经的“五刺”和应五脏的“五刺”,讲解了针刺的深度、留针、出针以及补泻手法、针刺禁忌等内容。 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出了“徐疾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 《难经》继承《黄帝内经》的传统手法,又有所发展创新。如重视爪切,强调双手协作的重要性;善用迎随补泻,并说明不论补或泻,根本方法在于调气,调节阴阳气血。《难经》还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利用五行生克关系的补泻方法。 《琼瑶神书》著于宋代,贺老推崇此书,认为其作者刘党氏比任何一位针灸学家都重视和倡导针刺手法,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创造针刺手法的先驱,全书始终贯穿着多种多样的针法,是目前发现的手法名称最多的一本针灸书,当时针灸学仍笼罩在刚刚经历了的唐代“轻针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