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本课知识结构
宋明理学
产生背景
三教合一
代表人物
宋朝
北宋
程颢 程颐
南宋
朱熹
明朝
王阳明
影响
陆九渊
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汉武帝以后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朝时期
4、唐朝时期
繁盛
吸收佛道精神,有新的的发展
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三教并行”
(一)创立背景
儒学受挑战
(二)代表人物及派别
理学是指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糅合了道教、佛教等思想,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新儒学派别。狭义的理学指“程朱理学”。
1.创立: “北宋五子”(周敦颐 邵雍 张载 二程)
理学的代表派别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理学的世界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1130—1200)
材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理学的
社会政治观
存天理,
灭人欲
程颐像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理学的方法论
格物致知
2、程朱理学的内容
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理学的核心
C、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B、“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 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朱熹 理学的集大成者 《四书章句集注》
A、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 “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的深化: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
明道德之善
格物致知:格,探究;物,万物的本原;致知,达到对天理的真知。《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探究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
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3、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陆九渊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陆王心学
1) 陆九渊主要思想主张
A、“心即理也”;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
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C、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主要思想主张 心学集大成者
A、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致良知”“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学派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内容
实质
影响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异
认识“理”
实现“理”
哲学
范畴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
理是内在的“心”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
鲁迅作品《祝福》中的人物祥林嫂的结局
三人的诗句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积极: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神经发育》课件.ppt VIP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pptx VIP
- 在绿色计算背景下算力调度的优化问题和技术探究.docx VIP
- 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2006-2010年).pdf VIP
- _第14课中国古代美术巡礼(一)课件+2025-2026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pptx VIP
- 礼仪学礼仪概述.ppt
- 学前比较教育第四章意大利的学前教育.ppt VIP
- T_CITS 233-20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脂溶性维生素检测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DRIVEWINDOW使用指南 自动化技术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