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8
PAGE 7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文化与传统之殇:
对俄国现代化历史和道路的哲学思考
张建华
内容提要:俄国现代化的历史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范例。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俄国现代化是在内部缺乏充足的现代性因素的积累,同时面临强烈的外部条件的刺激下启动的,因此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经济现代化先行而政治现代化相对滞后的曲折道路,甚至经常出现断裂甚至停滞的险象。在俄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传统发挥了巨大的制约作用,它一方面表现为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文化特质持续性地发挥其滞后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文化特点使其易于接受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专制制度,文化传统,现代化类型
作者介绍:张建华,1962年出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近代俄国历史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既波澜壮阔,又谜团纷纭的图式:这里有彼得一世急行军式追赶西欧的大规模改革,也有历史发展的停滞与困惑;这里有叶卡特琳娜二世“温文尔雅”面纱遮掩的“开明君主专制”,也有农奴制度下的惨无人道和专横暴虐;这里有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与卓著成就,也有落后的边远城镇与低矮的农舍与其并存;这里有现代化历史性的跃进,也有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断裂。
而苏联70余年的发展则为现当代世界历史提供了最鲜活的资源:这里有崭新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诞生,也有旧体制和旧势力的殊死反扑;这里有列宁等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执着探索,也有人们对一成不变的斯大林模式的困惑;这里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有赫鲁晓夫式的急躁冒进之虞;这里有苏联经济赶超式的历史性跃进,也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不前;这里有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也有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大厦呼喇喇倾覆之痛。
在俄国(苏联)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既看到了西方文化时常闪现的旧影,更看到了俄国传统与文化拖曳的主线。那么,西方文化传统与俄国文化传统之于俄国(苏联)近现代历史和现代化进程发挥何种作用呢?
一、西方文化:俄国现代化的制动器和催化剂
自18世纪初俄罗斯民族意识觉醒始,年轻的俄国知识界就开始思考着一个重要而且重大的问题:俄国属于西方,还是属于东方的?俄国应该走西方式道路,还是走东方式道路?这个“俄国生活中的斯芬克斯之谜”整整困扰着俄国知识界三个多世纪之久。21世纪初,新俄罗斯又不幸变成了亨廷顿笔下“文明冲突论”的特例,成为他所说的出现“认同危机”的“无所适从的国家”,“因为它的人民和精英不能确定他们是应当加入西方,还是向西方挑战。”[1](P.22)于是,新俄罗斯的知识界不得不再次困扰于这一历史谜团。
西方文化发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到近代发展成以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后来又形成了无产阶级的经典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乃至现代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该文化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进步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俄罗斯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它为专制黑暗的俄国带来了启蒙的曙光,以先进的思想启迪一代代革命者,同时也警示了专制统治者,从而推动了俄国现代化的发展。
俄国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在历史上有五次高潮。第一次高潮为公元10世纪末,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统治时期将基督教(希腊正教)传入俄国;第二次高潮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依照西方的经济、文化模式进行的大规模改革;第三次高潮是19世纪20-70年代,即十二月党人等贵族革命家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等革命民主主义者对“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及实践;第四次高潮是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以普列汉诺夫、列宁为代表的新一代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把该理论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第五次高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改革和叶利钦执政开始的俄罗斯“重返欧洲”进程。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通过与拜占庭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的联姻, 首先皈依了希腊正教派的基督教,而后诏令全国,将基督教定为基辅罗斯的国教,强迫市民去第聂伯河里接受洗礼。基督教会(东正教会)一入俄国,几乎立即被置于王权控制之下,它在俄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基督教传入俄国,首开俄国引进西方文化之先河,促进了俄罗斯国家的统一,加速了俄国封建制度的发展。
17世纪末,彼得一世自称是“寻师问道的小学生”,率俄国使团亲赴西欧,考察了那里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回国后倡导和主持了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贡献在于通过强制改革打破了俄罗斯人长期形成的闭塞守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因袭封闭的俄罗斯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成分,使其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