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常用食疗保健饮食;第十章 常用食疗保健饮食;一、解表饮食;**紫苏叶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或
尖紫苏的叶。
【异名】又名苏叶。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表散寒,理气和中,行气
安胎,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紫苏叶10g,生姜10g,红糖20g,沸水冲泡饮。
2.咳逆短气:紫苏叶30g,人参10g,共研末,煮汤饮。
3.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单用或配伍应用。
4.食鱼蟹中毒,腹痛吐泻:可单用煮汤,或配伍生姜、白芷同用。
【使用注意】气虚多汗者不宜食用;本品芳香,不宜久煮,可冲泡饮或煮汤。;**生 姜
【基原】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
新鲜根茎。
【异名】嫩者名紫姜、子姜;宿
根名母姜;干燥根茎名干姜。
【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胃、
肺经。
【功效】发表散寒,健脾止呕,
解毒。
【应用】
1. 风寒感冒:生姜6g,紫苏叶30g,水煎顿服。
2. 呕吐不止:生姜汁—汤匙,和醋少许,空腹服之。
3. 半夏中毒:生姜汤一盅,白矾少许,调匀内服。
4. 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6g。;【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
【现代研究】生姜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等。挥发油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有健胃作用。生姜对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
【按语】自古生姜即是一味常用药,也是一味常用的食疗佳品。嫩姜多作日常调料和做酱菜用,入药治病多用老姜。为呕家圣药。胃寒疼痛,可煎饮生姜,加红糖调匀,有暖胃祛寒作用。;*葱 白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
【异名】葱茎白、葱白头。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
1.风寒感冒:葱白头与豆豉合煎。
2.脱阳:葱白五根细切,捣烂,酒500m1,煮至200m1,分三次服。
3.阴寒腹痛、腹泻、痢疾:可单用煮汤,或配伍应用。近代用于细菌性痢疾、肾结石。
【使用注意】表虚多汗者忌服。
【现代研究】葱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和C以及矿物盐、钙、镁、铁。此外还有挥发油,油中成分为蒜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另外从葱中提炼出一种葱素,用于心血管硬化治疗已初见成效。
【按语】经常吃葱的人,虽脂多体肥,但胆固醇不高,并且体质强健。 ;**芫 荽
【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带根全草。
【异名】胡荽、香菜。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汗透疹,消食下气,清热,利尿。
【应用】
1.小儿痘疹令速出:芫荽150g,水煎服。
2.小肠积热,小便不通:葵根一大握,芫荽60g,滑石30g(为末)。上三味,将二味细锉,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入滑石末,温分三服。亦治血淋。
【使用注意】痧疹已透,或虽未透出而热毒壅滞,非风寒外束者忌服。本品多食耗伤气血,气虚及有胃溃疡者则不宜多食。
【按语】芫荽为日常生活常用的调味品,芳香开胃,小儿出麻疹未透,可以芫荽煎汤外洗(头面部不洗),促进外周血液循环,而使皮疹出透。日常食之可温暖脾胃、健胃助食,适于寒性体质、胃弱体质以及肠腑壅滞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芫荽汤。;*桑 叶
【基原】为桑科植物桑的叶。
【异名】又名铁扇子、冬桑叶、霜桑叶。
【性味归经】甘、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应用】
1.风热感冒:本品轻清凉散以疏风热,可
单用煮水代茶饮,或配伍菊花等同用。
2.风热眩晕、目赤肿痛、多泪:可配伍菊
花、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3.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麻膏,取桑叶研末、黑芝麻研末,加入适量白蜜熬膏,空腹时用盐汤、临睡时用温酒调食。
【使用注意】诸养生不忌。
【按语】桑叶为清热凉血养生食品。日常饮之可清肺泻胃、清肝凉血,适于热性体质以及肠胃积滞者食用。;**菊 花
【基原】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因产地、花色、加工方法的不同
又有白菊花、黄菊花、杭菊花、
滁菊花等不同。
【异名】又名金精、甘菊、甜菊花。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可配伍桑叶同用;或用菊花粥,以粳米煮粥近熟,再入菊花略煮,调以白糖进食。
【使用注意】清热宜用黄菊花,养生宜用白菊花。
【按语】菊花为清热解毒养生食品,适于热性体质、肠胃积热、以及老年人食用,尤宜暑期炎热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菊花拌鸡丝、菊花馅饼等。;**薄 荷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
【异名】又名番荷菜、升阳菜。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止痛,宣散透疹。
【应用】
1.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多配伍应用,薄荷研细末,加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