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协同:内涵、概念与研究进展
Information Collaboration:Connotation,Concept and Research Progress
收藏| 打印| 下载Word| 下载Pdf
\o 分享到QQ空间 \o 分享到新浪微博 \o 分享到微信
作 者:
马捷/ 张云开/ 蒲泓宇
作者简介:
马捷,ORCID:0000-0002-1471-2143(1973-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张云开,ORCID:0000-0001-7671-2010,通讯作者(1992- ),男,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蒲泓宇,ORCID:0000-0002-1444-269X(1996- ),女,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长春 130022
原文出处:
《 情报理论与实践》(京)2018年第201811期 第12-19页
内容提要:
[目的/意义]作为科技信息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信息协同的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基本的概念和内涵仍含糊不清,理论研究成果分散,急需系统的梳理与归纳。信息协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了解信息主体与信息、环境协同交互过程,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以创造良好的协同效应。[方法/过程]对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集成以及信息网络等与信息协同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剖析信息协同与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界定信息协同的概念,分析其内涵。[结果/结论]界定“信息协同”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信息协同”概念模型。基于信息协同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预测了“信息协同”未来的研究方向及趋势。
期刊名称: 《 图书馆学情报学》
复印期号: 2019年02期
关 键 词:
信息协同/ 概念辨析/ 协同信息行为/ 协同效应
标题注释: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生态视角下智慧城市信息协同结构与模式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7ATQ007)。
作者贡献声明:马捷,题目拟定,思路设计,文章修改。张云开,文章内容撰写及修改。蒲泓宇,资料收集及文章修改。
新技术必然带来新的变革,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都致力于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协同配置,信息协同是实现信息智慧化服务的关键环节;社交网络、协同平台、开源社区等都成为群体协同行为发生的场所,用户信息行为协同化成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信息协同作为这些现象的核心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相比实践领域的广泛重视,信息协同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虽然“信息协同”被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别与性质的语境下,但其基本的概念和内涵仍含糊不清,理论研究成果分散,急需系统的梳理与归纳。
本文试图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探究和界定“信息协同”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信息协同”概念模型;对信息协同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辨析,预测“信息协同”研究方向与趋势。
1 协同缘起
协同这一概念在我国古已有之,《说文解字》中,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现代汉语词典》对协同这一词条的解释为:“各方互相配合或甲方协助乙方做某事”。而在英文表述中,Coordination,Cooperation,Collaboration,Synergy等词的含义都或多或少与协同相近。Coordination更侧重于“协调”,而Cooperation侧重于表达“合作”的含义,相比之下,Collaboration和Synergy与协同这一概念有着更密切的联系。这两者的区别在于Collaboration指的是为达成共同目标和任务而与他人进行合作,而Synergy这个词则表示的是二者在共同工作时所产生的放大效应。因此Collaboration应表述为协同,而Synergy则表示的是协同效应,正确区分相关概念的英文表述,有助于对协同概念进行系统梳理。
“协同”总会涉及多主体之间的配合,而“合作”(Cooperation)同样有着这样的含义,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意义辨析。关于二者的区别,Dillenbourg[1](1999)指出在“合作”中各成员进行分工,独立解决问题,最后将各自的结果汇总成为最终结果,而“协同”则需要成员们共同工作。Hanson[2](2017)也认为与“合作”相比,“协同”强调各组员共同工作去创造一个基于参与者知识与经验的解决方案。Shah[3](2012)将与“协同”相关的4个小组活动进行了定义及分辨,详细对应见表1。
由表1可知,协同是指人们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作,最终得到的结果并非仅仅是单个个体贡献的总和。交流、贡献、协调、合作是实现协同的必要途径,在“协同”之中,主体既有在同一时间、地点的互动(交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