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枯竭后的应对手段及部署策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对策略实施建议(工作计划)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9.10:确定下一代互联网推进工作 2010.1:开始现网试验 2010.12:确定业务引入策略 2011.6:确定网络部署策略 2011.12:出台新业务规范、维护流程和服务流程及管理办法 2011.9:实施网络改造、引入IPv6和私网地址、部署过渡技术 2010.11:配合CNGI战略规划,推动国家政策出台 2012.5 地址枯竭点 已经完成或开始的工作 2010年需要完成的工作 2011年及以后需要完成的工作 提纲 地址枯竭对业务的影响 应对地址枯竭的手段及分析 应对地址枯竭的策略分析 待探讨的问题 问题 是否需要引入IPv6解决地址问题?还是仅用私网地址? 1 2 引入IPv6是否要让客户感知? 3 上述对引入IPv6或私网地址的建议(地域/业务)是否合适? 请各位领导指示下一步工作 * 7月科技委汇报地址需求 目前地址分配占比 地址分配量趋势 中国电信目前拥有5.52A地址量(约9262万) 地址消耗最多的业务为固网宽带7600万,移动宽带630万 IDC业务平台270万,其它700万 发展新用户对地址需求较大 现有固定、移动宽带,IPTV,IDC等业务发展新用户,从10年开始未来每年新增地址需求1400万左右 按乐观估计,从现在到2012年2月可使用的地址4000万计算(新申请地址2700万加上可挖潜的1300万地址),预计2012年年底分配完v4公网地址,此地址枯竭点尚未考虑新兴业务地址需求,且各省的枯竭点有先后 2012年2月APNIC宣布停止分配公网地址后,建议各省公司也停止对新用户发放公网地址,剩余地址用于IPv4到IPv6的过渡。 与7月科技委汇报时地址的比较 拥有地址比较 6月拥有地址8700万,地址消耗最多的业务为固网宽带6900万,移动宽带575万 9月拥有地址9570万,固网宽带7900万,移动宽带670万 地址需求比较 未来每年固网宽带用户新增从1000万增到1400万,地址消耗750万增到1050万 未来每年IPTV用户新增从150万增到700万,地址消耗200万增到250万 其它地址需求略有降低 每年地址消耗从约1400万增加到约1700万 地址枯竭点预测比较 2010-2012年地址需求4100万,调整为2011-2012年地址需求3300万 预期能获得地址2700万,减少到预期2011年底前只能获得地址1000万 提高IPv4地址利用率可挖潜地址1300万不变 地址分配完时间点从2012年底提前到2012年5月 附1:IPv6和私网地址的部署要求 目前,部署私网地址和IPv6的产业环境均未达到理想商用的程度 部署私网地址涉及到的环节略少(终端和骨干网不需要改造),但不能根本上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在安全和政策等方面有明显不足 部署IPv6涉及到的环节更多,相对难度更大,但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OSS /BSS (NMS、计费、CRM) 骨干网 城域网核心 AAA/ DNS 语音、视频、消息 会议、通信平台 多业务边缘节点 (BRAS/SR /PDSN) 内容服务 平台 Mobile TV IPTV 音乐平台 ICT业务平台 Call Center Centrex/VPN IDC …… 控制层 IMS/SIP 移动接入 Wifi 1X、EVDO 固定接入 xDSL FTTx LAN 客户 网关 BTS WiFi AP 业务网络 BOSS 控制层 IP骨干网 域名系统 城域网 (移动)终端 客户网关 接入网 IPv4私网 IPv6 附2:应对策略分析-投资估算 2011-2012年投资约21.8亿元 以2010年试点的长沙、无锡为样本估算。 BRAS/SR、PDSN需增加CGN板卡,增加AFTR独立设备(按BRAS算成本) DNS/AAA、网管、BOSS和自营应用平台升级按升级算投资 近期 2013-2017年投资和成本共计316亿元,平均每年60亿元 随设备生命周期替换不支持的设备,约127亿元 老用户网关随生命周期逐步替换算成本189亿元 中远期 近期(2011/2012)未雨绸缪,在降低成本前提下积极引入IPv6或私网地址,硬件不支持的网络设备暂不升级。 中远期(2013~2017)加速发展,随设备生命周期替换不支持的设备(强制新设备支持IPv6),有效控制成本。 附2:应对策略分析-投资估算 投资测算-初期 硬件不支持的网络设备暂不升级 BRAS/SR、PDSN需增加CGN板卡,增加AFTR独立设备(按BRAS算成本) 4600台BRAS 1800台SR,每台10万元,共计10×(4600+1800)=64000万 52 台PDSN,每台20万元,共计52×20=1040万 每个城域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