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浅析曾国藩对理学的改造及其影响
程太红程太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专门史。
程太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专门史。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曾国藩是晚清理学复兴的中坚人物,但他的学术与传统的程朱理学有很大的不同。他在学术风气的变化下,依据现实的剧变,对传统理学进行了改造:吸收陆王心学的长处,消融理学内部门户之见;重视汉学,调和宋学和汉学;重视词章之学,并提出经济之学;高扬以“礼”合“理”的旗帜。这一改造影响深远,一方面暂时缓和了晚清统治危机,另一方面发扬了晚清学术务实的精神。
关键词:曾国藩 理学 改造 社会影响 经世
作为理学的衰落期,清代理学较宋明时期已黯然失色。章太炎谓清代理学“竭而无余华”,冯友兰、侯外庐等学者在研治理学时也较少涉及这一时期。但由于时局的突变,清代理学相对前代又呈现出新的动向及特点。有“一代宋儒”之称的曾国藩是晚清理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其理学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学在这一时期的变化。梁启超在论及晚清“理学中兴”时就说道:“洪杨乱事前后,思想界引出三条新路,其一,宋学复兴。乾嘉以来,汉学家门户之见极深,‘宋学’二字,几为大雅所不道,而汉学家支离破碎,实渐已惹起人心厌倦,罗罗山(泽南)、曾涤生(国藩)在道咸之交,独以宋学相砥砺,其后以书生犯大难成功名。”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一、消融理学内部门户之争
传统的程朱理学有严格的门户之见,在曾国藩看来缺乏一种包容和涵浑的气量,使之成为其他学派攻击理学的口实。曾国藩曾评价说:“程朱致使之语,或失或隘。”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631页。对理学的门户纷争,他亦提出了批评,在《复夏教授》一文中指出:“姚江宗陆,当湖(陆陇其) 宗朱。而当湖排击姚江,不遗馀力,凡泾阳(顾宪成) 、景逸(高攀龙) 、黎洲(黄宗羲) 、苏门(孙奇逢) 诸先生近姚江者,皆遍摭其疵痏无完肤,独心折于汤雎州( 斌) 。雎州尝称姚江致良知,犹孟子道性善,苦心牖世,正学始明。”“致书稼书,亦微规攻击姚江之过,而于上孙徵君钟元先生书及墓志铭,则中心悦服于姚江者至矣。盖苏门学姚江,睢州又学苏门者也。当湖学派极正,而象山、姚江亦江河不废之流,苏门则慎独为功,睢州接其传,二曲则反身为学,雩鄠存其录皆在合于尼山赞易损益之指。明儒之不善学姚江而祸人者,莫如‘ 以惩忿窒欲为下乘,以迁善改过为妄萌’二语,人之放心,岂有底止乎?”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631页。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466—3477页。
因此,曾国藩认为学者可以坚守自己崇尚的程朱理学,但并没有必要去指责别人,应该看到人家的长处,从大处着眼,不要拘泥于门户之见,应互相学习、借鉴。这也是曾氏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核心不废其他派别之长的一贯思想。
二、“一宗宋儒,不废汉学”
汉学和宋学属于儒学中的两大对立的派系,而正统的程朱理学对汉学多持否定的态度。北宋程颢说“今之学者有三弊”,其中一弊是“牵于训诂”。程颢,程颐:《二程集·二程遗书》(卷十八),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页。而曾国藩则认为汉学、宋学各筑壁垒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他曾说:“君子之言也,平则致和,激则召争;辞气之情重,积久则移易世风,党仇讼争而不知所止。”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56页。因此他对汉宋之争持批评态度,主张化敌为友,调和汉学和宋学。在曾国藩看来,汉学之长在博,“博则能究万物之情状,而不穷于用”,汉学讲究实证,“实证则考而有据”,
程颢,程颐:《二程集·二程遗书》(卷十八),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页。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56页。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22页。
其一,重视汉学的研习与训练。从曾国藩的日记、书信、读书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阅读了大量的汉学著作。他曾称道:“于本朝大儒,学问则宗顾亭林、王怀祖两先生。”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749页。他还告诫子弟:“欲读周汉古书,非明于小学无可问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802页。除此之外,曾国藩认为明训诂考据是作好古文的前提。他在家书中说道:“余观汉人词章,未有不精于小学训诂者,如是相如、子云、孟坚于小学皆专著一书,《文选》于此三人之文著录最多。余于古文,志在效法此三人,并司马迁、韩愈五家。以此五家之文,精于小学训诂,不妄下一字也。”曾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饮食营养与卫生.doc VIP
-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计算书.doc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续写故事》课件.pptx VIP
- 2025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真题.pdf VIP
- 尼康D5200使用说明书_大陆_VRUM_SG(Sc)01.pdf VIP
- 管理会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安徽财经大学.docx VIP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1课时 口算和估算 课件 2025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选煤厂操作规程汇编.docx VIP
- 202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享运营公司招聘(1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青岛版信息科技第3册学历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