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肠、肛管疾病
汪建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医院);第一节直肠、肛管解剖; 准确定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长度亦各书描述不一。
解剖学肛管:指齿状线至齿状线下方1.2~1.5cm处(肛缘)。这段管状结构长度约1.5cm。
外科学肛管:指肛门直肠环至齿状线下方1.2~1.5cm处。这段管状结构实际上是直肠柱区+解剖学肛管,直肠柱区长约1.5-2.0cm,故外科肛管长约3.0~3.5 cm。肛肠外科疾病如痔、瘘等大多在这段区域内发生。; 直肠系膜下缘; 指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位于自齿状线上1.5cm??直肠柱区的一环形海绵状组织带,是诱发排便感觉中心。肛垫含有丰富的纤维组织,平滑肌和部分横纹肌,其间有很多细小间隙,充斥丰富的以静脉为主的微细血管。肛垫内静脉丛的静脉壁无任何病理性损害,属正常的生理性扩张。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动静脉吻合管。
支持结构:
Treitz肌、Park’s肌、结缔组织、弹力纤维。
粘膜:
直肠肛管移行上皮(ATZ上皮)。;第二节
直肠癌
; 流行病学的变化 中国人 VS 西方人
(1) 直肠癌比结肠癌的比率高,约占1.5:1
(2)低位直肠癌所占的比例高,约占直肠癌的75%
(通过直肠指诊可以发现)
(3)青年人(30岁)直肠癌约占10%~15%
(4)中国人结直肠癌的解剖部位较西方人远侧
(5)平均发病年龄(48.3岁) 美国白人(69.8岁)
; 原因不明,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饮食及致癌因素:高脂、高蛋白及低纤维素饮食。
2. 直肠的慢性炎症:溃疡型结肠炎和血吸虫病性肠炎。
3. 癌前病变:直肠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重要。
4. 遗传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 (一)大体分型:
1.溃疡型:约占50%,此型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早。
2.肿块型:又称为髓样型或菜花型癌,该型预后较好。
3.浸润型:又称为硬癌或狭窄癌,转移早而预后差。
(二)组织学分型:
1. 腺癌:约占75~85%,可分为乳头状和管状腺癌。
2. 黏液腺癌:约占10%~20%,恶性程度较高。
3. 未分化癌:癌细胞不形成腺管状结构,预后最差。
4. 其他:较少见,如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肿瘤合并出血;溃疡型;(三)临床病理分期 (Dukes分期); 1.直接浸润:浸润肠壁一周约需要1~2年。肿瘤向远端肠壁浸润超过2cm的仅有1%~3%,局部复发与肿瘤向远端肠腔的扩散无明显关系(20年来基础与临床证实,远端切缘2 cm已足够,1 cm亦可达到根治 )。
2.淋巴转移:上段直肠癌主要向上转移,下段直肠癌以向上主和侧方转移为主,只有肛管附近的肿瘤才出现三个方向转移。
3.血行转移:通过静脉途径,肿瘤细胞可以转移至肝、肺、骨以及脑等。癌性肠梗阻和手术中的挤压,易造成血行转移。
4.种植转移:发生的机会较少。; 直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的表现,癌肿破溃或感染后才出现症状。
1.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
2.肠腔狭窄的症状:大便变形、变细。
3.癌肿破溃症状:血便、黏液便,脓血便。
4.晚期转移症状:侵犯膀胱、前列腺、骶前神经丛及肝转移。
; 直肠癌的检查应遵循由简到繁的步骤进行
1.大便潜血试验检查:作为普查或大肠癌的初筛手段。
2.直肠指检:直肠指检可以发现约75%的直肠癌。
3.CEA的检查:对于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缺乏价值,但是对于预测直肠癌的预后和监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4.内镜检查:
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同时可以取活检进行病检。
临床上所说的“3P”检查是:
直肠指检(Palpation)
直肠镜检 (Proctoscopy)
咬取活检 (Punch biopsy);5 .影像学检查:
★ 钡灌肠检查:主要用于排除直肠的多发癌和息肉病。
★ 腔内B超检查:可在术前对直肠癌的局部浸润以及有无侵犯邻近脏器进行估计,从而为直肠癌的内镜治疗和局部切除提供依据。
★ CT检查:术前可以用于检查直肠癌有无盆腔和远处的转移,术后用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
★ MRI检查:其诊断价值优于CT,但费用较高。
; 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联合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