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如锯猜想基于环境史的解读-InstitutefortheHistoryofNatural.PDF

虎耳如锯猜想基于环境史的解读-InstitutefortheHistoryofNatural.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 2 Vo l. 23, N o. 2 200 8 4 J our nal of Chinese H istor ical G eog raphy Apr. , 200 8 : 曾雄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北京, 100 879) [ ] 北宋汀州最早出现了 虎耳有缺 的记载, 并且将之与老虎吃人联系起来, 为虎每食 一人, 则耳成 一缺本文试图从环境史的角度提出一种猜想, 为虎耳上的缺口乃 伤口 , 两耳如锯 则是说此虎伤痕累累这 些都是老虎生存竞争的结果而老虎生存竞争并在身上留下缺口至宋代时为人所留意, 则又与唐宋时期的人口增长, 经济开发, 以及植被的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虎耳有缺如锯也可以视作环境恶化的标志同时, 古人对虎耳有缺的观 察及其解释, 也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生物知识增长的机制, 以及宗教文化在传统中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 ] 宋代 汀州 虎 环境史 佛教 [ ] K 92 8 [ ] A [ ] 2008) [ ] [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百人计划 课题 宋代的科学与社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 点研究基地2005 年度重大项目 项目批准号: 05JJD770 12 1) [ ] 曾雄生 1962- ) , 男, 江西省新干县人,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 国农业科技史和生态环境史 , , , !∀ , !遯斋 ∀!∀!∀, !∀ , , : ∃ 虎每食 一人则耳成 一缺汀州西山有 虎, 为暴十余 , 后为射者所杀, 两耳如 # : ! 锯焉 ∀, , , , 2005 8 18 , ∃ : !盫笔记∀ 卷 2, 第 10b 页, 有记载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