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 15-2氨基酸发酵.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氨基酸发酵 一、概述 氨基酸基本结构为: 大约20种氨基酸构成了数目庞大的各种肽类和蛋白质。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它们分别是L-赖氨酸、L-苏氨酸、L-异亮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色氨酸、L-亮氨酸和L-缬氨酸。 二、氨基酸的应用与市场 氨基酸的应用是基于它们的营养价值、风味、生理活性和化学特性。 主要应用领域是食品、饲料、化妆品、医药,也用作化学工业的中间体。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氨基酸市场为40-50亿美元,其中35%用于食品、50%用于饲料和15%用于医药和化妆品。 1、食品领域 氨基酸大多无味,但它们是自然芳香的前体 谷氨酸钠(味精)是所有氨基酸中最大生产品种,全世界年产量达100万吨(中国大陆约为60万吨)。 二肽和寡肽大多具有苦味,但二肽L-门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Aspartame,阿斯巴甜)是个例外,它比蔗糖甜150-200倍,现已广泛作为人造甜味剂,应用于低热量的饮料等。目前,阿斯巴甜的世界年产量已超过2万吨。 2、饲料领域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半数对于动物(如猪和家禽)来说是必需的。 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全世界年产量分别为35万吨和40万吨。 近年来,由于发酵水平的提高,苏氨酸成功地进入饲料市场,估计全世界年产量已达1.5万吨。 L-色氨酸也是一种限制性氨基酸,尤其在以玉米为基础的饲料中。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目前L-色氨酸的世界年产量仅500吨(日本400吨),因此还不能广泛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3、医药领域 L-氨基酸输液是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治疗剂。 标准氨基酸输液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L-精氨酸和L-组氨酸),以及几种非必需氨基酸,通常包括甘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和L-谷氨酸。 L-精氨酸和L-门冬氨酸或L-谷氨酸盐是高氨和肝紊乱的有效治疗剂; L-门冬氨酸钾镁常用于消除疲劳和治疗心力衰竭和肝脏疾病; L-半胱氨酸可防止组织氧化或钝化、解毒。 4、工业领域 谷氨酸制成的聚谷氨酸树脂具有天然皮革性能,因此可用于制造人造皮革和涂料。谷氨酸还可以制造人造纤维。 甘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等可用于制造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抗氧化剂。 三、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 微生物发酵法。 1956年,木下竹郎(Kinoshita)首次报道分离出谷氨酸产生菌;次年发酵法工业化生产谷氨酸首先在日本问世。继而迅速掀起一股氨基酸发酵研究的热潮。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目前几乎所有氨基酸都能用微生物法生产(胱氨酸和半胱氨酸除外)。 氨基酸发酵属于典型的代谢控制发酵,这是由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受到严格的反馈调节。 要进行氨基酸发酵,就必须采取某些人为的手段以打破微生物的反馈调节机制,从而大量积累目的氨基酸。 采用微生物法生产氨基酸的情况如下: 1)使用野生型细菌生产氨基酸(L-谷氨酸、 L-丙氨酸等); 2)使用突变株生产氨基酸(L-赖氨酸、L-苏氨酸、L-缬氨酸、L-精氨酸、L-瓜氨酸、L-鸟氨酸、L-高丝氨酸、L-色氨酸、L-苯丙氨酸、L-酪氨酸、L-组氨酸等); 3)使用添加前体的方法生产氨基酸(L-苏氨酸、L-异亮氨酸、L-色氨酸等); 4)使用酶法生产氨基酸(L-门冬氨酸、L-丙氨酸、L-二羟苯丙氨酸等); 5)应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代谢工程方法育成的菌株,进行发酵生产(L-羟脯氨酸)。 谷氨酸发酵 1957年日本率先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谷氨酸,被誉为现代发酵工业的重大创举,使发酵工业进行代谢控制发酵的阶段。目前全国有近50家工厂生产味精,年产量约为60万吨,居世界首位。 一、菌种 现在经过鉴定和命名的谷氨酸生产菌很多,主要是棒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及节杆菌属中的细菌。 它们有很多相似点: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没有鞭毛,不能运动;都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都具有一定的过量合成谷氨酸能力。 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使用的菌种是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选育的天津短杆菌T6-13及其变异株(如复旦大学选育的FM-415、华南理工大学选育的S9114、浙江工学院选育的LS168和天津轻工业学院选育的TG931等菌株)。 二、谷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及调节机制 1、生物合成途径 则1mol葡萄糖可以生成1mol谷氨酸,谷氨酸对糖的重量理论转化率为: 谷氨酸发酵是氮素同化发酵,氨的导入是氨基酸发酵最基本的过程,从谷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可知,氨的导入有三种方式: 一是糖代谢中间体α-酮戊二酸还原氨基化生成谷氨酸; 二是由天冬氨酸或丙氨酸通过氨基转移作用将氨基转给α-酮戊二酸而生成; 三是谷氨酸合成酶途径。 在谷氨酸发酵中,糖代谢既受生物素的控制(生物素增加糖代谢的速度,生物素充足时HMP途径在糖酵解中所占比率较高),又受NH4+的影响。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