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壳岩体天然应力状态新.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震旦五四寒武五;奥陶四四志留四; 泥盆三五炭二八;二叠二五三叠二; 侏罗一亿三千五;白垩终止六千五; 古近纪末两千三;新近终止二百六; 以后全为第四纪 震旦五四寒武五(震旦纪终止于五点四亿年,寒武纪终止于五亿年左右) 奥陶四四志留四(奥陶纪终止于四点四亿年,志留纪终止于四亿年左右) 泥盆三五炭二八(泥盆纪终止于三点五亿年,石炭纪终止于二点八亿年左右) 二叠二五三叠二(二叠纪终止于二点五亿年,三叠纪终止于二亿年左右) 侏罗一亿三千五(侏罗纪终止于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左右) 白垩终止六千五(白垩纪终止于六千五百万年左右) 古近纪末两千三(古近纪末两千三百万年左右) 新近终止二百六(新近终止二百六十万年左右) 以后全为第四纪 《工程地质学原理》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系 成玉祥 chengyx@chd.edu.cn 本章学习内容及要求 掌握岩体应力等基本概念; 理解地表岩体应力状态的复杂性,掌握岩体天然地应力状态的形成及其类型; 熟悉我国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 熟悉地表高地应力区及其地质地貌标志; 掌握地应力的定量测量方法。 岩体应力等基本概念; 地表岩体应力状态的复杂性; 岩体天然地应力状态的形成及其类型; 我国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感生应力: 人类从事工程活动时,在岩体天然应力场内,因挖出部分岩体或增加结构物引起的应力,成为感生应力(induced stress) 第二节 岩体天然地应力状态的形成及其类型 一、天然地应力的形成 1912年 瑞士地质学家海姆发现岩体深处应力各向相等; 20世纪20年代,李四光:“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仅影响地壳上层一定厚度的情况下,水平应力分量的重要性超过垂直应力分量”; 20世纪50年代初,瑞典科学家哈斯特发明了测试地应力的仪器和方法,测得了岩石中的绝对应力值及其方向。 1、重力作用 2、地质构造运动 3、岩浆侵入 岩浆侵入挤压、冷凝收缩或成岩等过程,均会在周围岩体中产生相应的应力场。 二、天然地应力的类型 (1)“静水应力式”分布的观点 由瑞士地质学家海姆于1905-1912年提出,他以岩体具有蠕变的性能为依据,认为地壳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都是各向相等的,均等于上覆岩层的自重,即: σx=σy=σv= γh 这一假说适用于某些局部条件,如中欧地区强烈构造变形的沉积岩、阿尔卑斯山深埋隧道岩体中的应力状态。 最小主应力轴σ3近于垂直,最大主应力σ1与中间主应力σ2轴近于水平。 在此种应力状态下,地壳岩体的破坏形式必然是逆断型的,即沿走向与最大主应力垂直的剖 面X裂面产生逆断活动,故可称为潜在逆断型。 喜马拉雅山的前缘地区属于这种类型。 应力场中的最大主应力轴σ1垂直,其余两主应力水平分布。 此应力状态下,地壳岩体的破坏形式必然是沿走向与最小主应力轴相垂直的面,发生正断性质的活动,故可称为潜在正断型。我国青藏高原中部存在 这种类型。地处大洋中脊轴部地带的冰岛地区测得的应力状态就是这种类型。 上述为三种典型情况,大多数地区接近其中某一种,有些地区应力状态属主应力轴倾斜的过渡类型。 总之大量实测资料表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岩体内的天然应力状态是以水平应力为主。这就足以证明,构造因素在地壳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的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 大致以东经105度的南北地震带为界,东西两部分的轴线方向明显不同。西部为近南北向,东部为近东西向。 在同一时期,东部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则分别从北东东和南东方向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从而分别对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地应力场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并认为华北地区目前处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内侧。 局部压应力集中区通常是近代的隆起和推挤型构造的形成地带,往往伴有逆断机制的地震; 局部拉应力集中区常是近代的拗陷和拉分型构造的形成地带,有时则伴有正断机制的地震。 第四节 地表高地应力区及其地质地貌标志 该法能有效地利用已有钻孔进行深部地应力测试,且具有操作简便、无须知道岩体力学参数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电工程设计、铁路、公路的隧道选线、场地稳定性评价、核废料处理以及地学研究等领域。 应用该测试方法,可以得到垂直于钻孔平面的最大和最小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对于垂直钻孔,由不同深度的测试数据,可得到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交汇钻孔进行测试,经过数据处理计算得到测点附近的三维应力状态。 步骤如下: ?详细测量区内的钻孔崩落现象,并根据崩落域的长轴展布确定该区水平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 ?按照实际的岩体条件进行模拟试验,求得θb-σh直线关系(图2-50),并根据实测的σb求出区内的水平最小主应力(σh)的量值。 ?根据σh及实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