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优秀实用精品课件.ppt

上课《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优秀实用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蝉躁林俞静,鸟鸣山更幽。 3、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7、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8、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9、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白梅》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2、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1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1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8、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1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氓》。 2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3、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24、“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5、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2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2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四、练习以点带面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问: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虚实相生①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②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③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表达技巧之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渲染、烘托、正衬、 反衬:以动衬静、以乐衬哀、 虚实结合、对比、 想象、联想、 用典、借古讽今、 象征、托物言志、 起兴、曲笔(从对方入笔,展开想象) 一、知识回顾: 二、练习:判断表现手法 正衬 反衬 特点 先写A很好(静、悲、小),再写B比A还要好(静、悲、小) 先写A很坏(静、悲、小)再写B很好(闹、乐、大) 例句 江碧鸟愈白, 山青花欲燃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正衬:红花还要绿叶衬,越发衬得红花娇艳,绿叶青翠。 反衬: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但见花儿楚楚动人,牛粪粗糙熏人。 渲染/正衬 /乐衬哀 反衬 烘托 正衬 渲染/烘托、乐衬哀 渲染/烘托 对比 正侧结合 烘托 衬托对比 对比烘托 起兴 衬托 侧面烘托 起兴 虚实结合 托物言志 用典 用典 渲染 用典 比兴 用典 渲染 用典 渲染/烘托 象征 渲染 三、主观题考查方式: 1、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这首诗/XX联在表现(景的美、人的情)时用了哪些手法?请加以赏析。 3、这首诗/XX联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景物的)? 4、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分析。 5、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全诗/X联 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借古讽今怀古诗。通过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一)古诗中的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从典故内容上分: 1、借用历史故事(物、人、事) 2、化用前人诗句 3、借用神话传说 2、引用或化用诗句 (1)“过春风十里,尽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