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德明渠历史研究报告-启德河改善工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啟德明渠歷史研究報告 編撰小組 馮錦榮、劉潤和、陳志明 高添強、周家健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 2018 年7 月15 日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the source of contents from this Report is from Associate Professor FUNG Kam-W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除特別標明出處外,本報告之內容出自香港大學馮錦榮副教授。 1.前言 1. 本報告為渠務署展開之啟德河改善工程中關於歷史部分的研究報告。 2. 本報告旨在敍述啟德河(原啟德明渠)及其周邊地區的歷史概況。 3. 本報告將分為兩個主要部分︰ I. 第一部分為啟德明渠建成之前九龍城地區的歷史狀況; II. 第二部分敍述啟德明渠建造的原因、過程以及其後的發展情況。 4. 由於啟德明渠跟香港啟德機場的發展有莫大關係,尤其是其主體建築,是在日據時 期啟德機場擴建工程時形成的,因此本報告也會重點敍述相關史實。 2.九龍城之發展 2.1 前代歷史 歷史上的九龍半島,由於受北部東西山脈的阻隔,陸上交通極不便利;不過群山 環抱的地理環境,卻使九龍水源充足,川流交錯,阡陌縱橫。其中九龍城一帶的平原 更是半島上最富饒之地,加上毗鄰天然良港,水路交通便利,歷史上九龍城與香港其 他地區的發展並不一樣。 [十九世紀末從沙田坳(近慈雲山一段)俯瞰九龍地及附近一帶的平原,照片左方清楚可見一條流出大 海的小河,其旁的小丘為莆岡(蒲崗)。*照片由啟德明渠歷史研究編撰小組提供] 根據可考的資料,九龍城一帶乃至整個九龍半島的歷史發展,至少可追溯至宋 代。這不是說宋代以前九龍城及其周邊地區為杳無人跡之地,只是現時尚未有確切的 資料佐證更早的發展。 宋代時,九龍城地區稱為官富場,是當時廣東地區十三鹽場之一,又是閩粵之間 的交通要地。時至今日,清水灣附近的大廟灣旁,仍有一道南宋時期留下來的石碑, 碑文經常提及三山(福州的舊稱),例如︰ 同三山何天覺來由兩山……三山鄭廣清堞石刊木,一新兩堂……今三山念法 明,土人林道義繼之……。 足見當時九龍城與福建交通頻繁。 宋代海路交通發達,九龍城一帶因其地利,與沿海其他城巿之間的交通頻繁,商 業蓬勃發展,也吸引了其他地區的人前來定居。上述碑文中談到的林道義,本身就是 福建移居過來的。據其後人所藏族譜,林氏祖籍福建,世代從事海上運輸。到了宋 代,舉家遷到九龍彭蒲圍(確實地點已難考)。清初,林氏彭蒲園被毀,林氏復建莆 (蒲)崗村,再分支竹園。 [二十世紀初鄉民於莆岡(蒲崗)村前耕作。*照片由啟德明渠歷史研究編撰小組提供] 除莆岡和竹園外,衙前圍村也是歷史悠久的村落。 衙前圍村的歷史,可追溯到十四世紀左右。當時,陳、吳、李三族大概已在九龍 城一帶定居,並始建天后廟供奉。 1972 年立的衙前圍天后廟碑記記述如下︰ 歷史悠久之慶有餘衙前圍村,本建於元末明初年間,時為公元一三五二,距今六 百二十餘年矣… 雖然此說暫未能從族譜或其他文獻中找到相關的證明,然而由吳、李、 陳三姓共同開 發的衙前圍,歷史悠久,殆無疑問。 居於衙前圍的陳氏,其族譜記述先祖原籍江西,十二世紀時從廣東南雄遷到。蒙 古人建立元朝後,陳氏至少有六代族人遷至九龍城一帶定居。及至十六世紀,部分族 人外遷至白鶴山(今聯合道基督教墳場)下的衙前塱。十八世紀初,另有部分族人遷 往將軍澳開村立業。 現存一分有關興建九龍寨城的官方文件(〈施工佔用民地請豁免糧稅稟〉 ,載 《勘建九龍寨城全案》),紀錄了十九世紀時,九龍城寨擴建,其中部分土地便是陳 氏族人所有︰ 「伏查建築九龍城基均係官地,惟西門一處,用過民人陳泰賢等山地四畝五 分,當經督同九龍司許巡檢吊契勘丈明確。緣陳泰賢、陳景一、陳楊佑等兄 弟三人,籍隸新安縣九龍衙前村,於道光十四年(1834)冬,開契賈陳觀英、 陳朝用等祖遺土,名九龍洞…照時值給過銀三兩,所有稅糧應請注銷…」。 以上亦可證明衙前圍的鄉民為九龍城部分土地官認地主。 [1870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