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向与规律:动态演变中的平顶山方言古入声字
摘 要:平顶山方言古入声字的语音变异是一项正处在急剧变化着语言变异现象。韵母和声调在向普通话靠拢的过程中,人们选择的是“音类的类推替换”,而非寻找“相似的音值”。不同的声母、韵母变异时间和特点都各不相同,韵母的变异明显先于声调,“调转韵必已转”,而不是“韵转调随”。外来音类和原有的音类在不同的层面构成叠置现象,但变异的模式都属于普通话与方言两个不同的语音系统竞争之下的音类的突变。
关 键 词:动态演变;平顶山方言;古入声字;音类;突变
中原官话与普通话在古入声字的调类分派以及一些入声字韵母的读音上有较大的不同,是区分中原官话与北方官话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许多方言区的城市青年人的方言中,古入声字的读音正处在快速的演变状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平顶山城区方言的入声字读音进行的调查表明【1】,该方言正在迅速向普通话靠拢,其中古入声字韵母和声调的变异尤为显著。平顶山新派方言口语古入声字的发音的变异主要涉及的是声调和韵母,变异主要方向和趋势则是向普通话靠拢。其他方言在本次变异过程中所起作用甚微。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城区新派方言每个发音人都有超过50%的入声字已经转向普通话的调类,发生变异的入声字覆盖了绝大多数老派方言中与普通话调类分派不一致的字。方言原有的古入声字的独立韵母有的已经消失,残留在个别词语中,有的正处在消失的过程之中。在整个变异过程中,除了变异的方向性突出以外,还表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外来音类和原有的音类在不同的层面构成叠置
在平顶山方言这次古入声字的变异变异过程中,方言语音系统没有出现音位的增减,进入方言的不是外来的音位,也不是外来词的语音整体,而是词中的某个音类,即字音中的声母、或韵母、或者是声调和外来的音类的竞争。一个字音中声、韵、调三个音类都可能因为竞争而发生替换或和改变。音类的替换导致“词”或“字”的语音的变化是突然的,离散的,这个特征更符合王士元的词汇扩散理论【2】,即语音的突变性和音变在词汇中的扩散是渐变的。而一个字音中声、韵、调三个音类替换发生时间却不相同,使我们看到外来音类和原有的音类在不同的层面构成叠置现象,下面我们分别从声调和韵母两个音类的变异过程观察变异中的特点和规律。
(一)声调变异过程的特点与规律
在声调变异过程中,语音特征的变异是突变的,变异方式是方言调类的转变,即以与普通话一致的调类直接替换方言调类,例如“吉”字,在方言中旧读为阴平,调值为35,普通话归为阳平,阳平在方言中调值为42,方言的调类调值既没有渐变的痕迹,方言中也没有因此增加或减少调位,调类的转换是从方言系统中的一个调类转向另一个调类。按徐通锵【3】1991的看法,平顶山古入声字声调的变异应当属于音类的突变,不是音位的突变。下面列表说明:
表1
调类转换方式
调值转换方式
例 字
阴平→阳平
35→42
泊勃渤驳博搏舶箔得幅福蝙蝠隔膈国及汲级吉集瘠棘籍节结竭决抉诀觉蹶掘厥壳(果壳)
阴平→上声
35→55
骨葛(姓)谷钾角塔獭窄只(只有)铁(钢铁)
阴平→去声
35→31
册测厕恻彻各褐鹤克刻客括乐(欢乐)立粒录鹿禄碌麓率(效率) 氯略掠络密灭末陌莫默目睦牧穆纳呐聂蹑孽虐诺迫魄却确雀入弱若萨设适释束速肃宿粟簌踏蹋榻特拓握物隙腋狱浴欲域月乐(音乐)悦阅跃粤质秩筑作
阳平→去声
42→31
毕必目(目的)触扼鄂萼鳄遏或惑获寂剧液译抑邑役疫亿绎屹仄
(二)韵母的变异先于声调
变异过程中,如果一个字的韵母与普通话不同,一个词或字音就会涉及两个音类的变异。韵母演变必须完成之后,声调的变异才能开始。这个差别不是表现在时间上,而是语音层次上。所以,语音变体可以是旧韵旧调,新韵旧调,新韵新调,但不允许旧韵新调。即所谓“调转韵必已转”,不是“韵转调随”。在同一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不用语音层次的叠置。
例如:
表2
旧韵旧调
新韵新调
新韵旧调
旧韵新调
脚
?????
+
???i?u
+
???i?u
+
?????
-
因此,在本次调查中,前三种变体都可以出现,甚至是同一个人发音人声称这些变体都使用过。
表3
例字
《河南省志》
《平顶山音系》
本次调查
嚼
?????
?????
???i?u /?????
脚角
?????
?????
???i?u / ???i?u / ?????
药钥
???
???
?i?u/ i?u ? /???
(三)[?] 韵:已经完成演变过程的音变特点和轨迹
在《河南省志·方言志》【4】的 [?] 韵入声字,在《平顶山音系》中,记录为 [?i] ,并且读 [?i] 音的入声字只剩下“册、侧、策、测、厕、恻、则、客、刻、克、或、惑”几个字,这些字在本次调查中韵母读音已经全部转化为 [?]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开始是把《河南省志》所载的语音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汉语语言和文化 2012年真题 附评分标准 AP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2022 Real Exam with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数字编码 课件(共12张PPT).pptx VIP
- 吉林某垃圾焚烧厂250td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 (2).docx
- (HSK5真题.docx VIP
- GBT 15190-2014_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pdf
-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概念性设计.docx
- 外国建筑史 全套课件.pptx
- 中小企业声明函(范本).pdf
- 住宅小区配电设计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doc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