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积极 * 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关于生孩子的法律 新加坡制定了一项关于生孩子的法律:凡持有高等学校毕业文凭的妇女,生一个孩子其薪金增加5%;生两个孩子,薪金增加10%;生三个孩子,薪金则增加15%。同时该法律又规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如生育第二胎,则要处以罚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 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2.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 “开门” ⑴措施 ①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②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⑵意义: 使数万名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了比较正规的中等和高等教育 3.新中国教育的性质: 为人民服务(1954年宪法) 4.1957年人民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5.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 ⑴两种教育制度: ①全日制学校 ②半工半读学校 ⑵两种劳动制度: ①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 ②半工半读 ⑶作用: 为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6.教育改革(20世纪50年代后期) ⑴管理体制:加强地方对教育的领导 ⑵办学体制:多种形式办学方针 ⑶高等教育逐步发展 7.文革前的教育 ⑴成就: ⑵意义: 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奠定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大批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盲学习(50年代) 龙泉县建兴乡安和村的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在一间农具仓库里给乡亲们上识字课(1957年)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1952年) 劳模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情况一览表 北大的红卫兵在批斗北大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 清华校门被砸 “文革”期间推荐的不需要文化知识的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人民欢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情景 青年学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劳动改造 结合上述图片,说说六七十年代中国教育的状况和影响,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⑴各地大中学校停课,教学秩序混乱 ⑵初期,中小学招生基本停顿,高校停止招生。 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⑴领导体制: ⑵教学体制: ⑶高校招生: 工宣队进校,贫下中农管校。 “开门办学”,缩短学制。 招工农学员,办“七·二一工人大学”。 1.文革对教育的冲击 2.“教育革命” 3.高校恢复招生(1970) ⑴对象: ⑵方法: ⑶影响: 工农兵 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结合 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 4.文革对教育的影响 ⑴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局面 ⑵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⑴教育界拨乱反正: 标志:恢复高考 ⑵教育体制改革: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成为优先发展的目标 ⑶科教兴国战略(2019) ①背景: ②意义: 教育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是应对时代挑战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什么是科教兴国? 2.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⑴原因: ⑵成就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①教育立法进步较大 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 ③中等教育实行普教、职教并举 ④改革高校教育体制 高等教育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为本,在于育人。 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战略。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60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ppt
- 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旅游概述课件.ppt
- 高中英语语法专题复习--非谓语动词.ppt
- 高中语文必修3 - 1 林黛玉进贾府.ppt
- 六年级上册语文荷塘旧事.ppt
- 三年级上数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ppt
- 四年级下美术从不同角度画物体.ppt
- 四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8 Unit1.ppt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 金奖章.ppt
- 常见的酸和碱 指示剂.pptx
- 2018-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业:双休作业.ppt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江西)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三.).ppt
- 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习题(图片版):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 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章末复习(四) 图形的认识.ppt
- 2019届中考英语宁夏专用语法突破习题:专题八 动词和动词短语.ppt
- 六年级上美术-笔的世界人美版.ppt
-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全第二单元第三节第二课时 水的合成.ppt
- 鲁教版中考数学解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部分).ppt
- 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2《Tastes》(第一学时)牛津上海版.ppt
最近下载
- 养老院门卫管理制度.pdf VIP
-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pdf VIP
-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pptx VIP
- 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第六章 市场调查与营销策略.pptx
-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hg.doc VIP
- 环境材料概论 课件全套 第1--9章 绪论、吸附材料 ---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pptx
- 中职英语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HGT2226-2019普通工业沉淀碳酸钙.pdf VIP
- 3肖仰华-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