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玉米大斑病病害简介.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玉米穗期管理 (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玉米茎生长、开花授粉过程 掌握玉米穗期管理技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影响开花授粉影响因素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掌握玉米穗期管理技术 ◆ 教学重点: 掌握玉米茎生长、开花授粉过程 掌握玉米穗期管理技术 ◆ 教学难点: 掌握玉米穗期管理技术 一、生育特点 玉米穗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此期不仅茎叶生长旺盛,而且雌、雄穗先后开始分化,茎叶生长与穗分化之间争水争肥矛盾较为突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和数量迅速增加,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期。   (一)茎叶生长 玉米的茎粗壮、高大、直径2-4cm,株高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叶面积最大是抽雄吐丝期 棒三叶:玉米穗叶及其上下叶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农作物,天然杂交率很高,一般在95%以上。 (二)开花与授粉 开花散粉的时间   玉米开花散粉的时间一般在上午,以9~13时为多,最盛在9~11时。下午开花少。 玉米抽丝 玉米开花 花粉及花丝的生活力   在田间,玉米花粉的生活力可维持5~6个小时,24小时后生活力丧失。   花丝的生活力一般可维持15天左右,以抽丝后10天内活力最高,之后活力迅速降低。 玉米雄穗着生在茎秆顶部,为圆锥花序,由主轴和15~40个分枝组成(图4—5)。雄穗的分化开始于拔节期。    图4—5 玉米的雄花序(A)与雄小花(B) 1.第一颖;2.第二颖;3.第一花;4.第二花;5.内颖;6.外颖;7.雄蕊   玉米的雌穗(A为示范图,B为实物图) 1.在苞叶腋内的幼芽 2.雌穗 3.苞叶 4.叶片 5.花丝 (三)影响开花授粉的因素 温度:20-28℃ 湿度:65-90% 温湿度与花粉生活力的关系 其他因素 二、主攻目标 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为后期玉米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三、田间管理技术 (一)去除分蘖    玉米拔节前,茎秆基部有时会长出分蘖,分蘖通常不结穗或结穗很小,且分蘖与主茎争夺养分,对产量影响很大,应将分蘖及时除去。 去蘖宜早不宜迟,而且最好选择晴朗天气,以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病害侵染。同时,去除分蘖时要防止松动根系或将主茎拔起。 (二)培土起垄 (三)重施穗肥   是玉米一生吸收养分最快、最多的时期,一般以速效性氮肥为主, 分两次: 第一次拔节期,第二次大喇叭口期     (四)及时排灌水    穗期气温高,生长快,需水量大,要及时进行灌溉。大喇叭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缺水会造成雌穗小花退化和雄穗花粉败育;严重干旱,则会造成“卡脖旱”,抽不出雄穗,严重影响结实,甚至绝收。因此,干旱一定要浇水。 (五)防治病虫害    穗期主要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和瘤黑粉病;害虫主要有玉米螟、黏虫等。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 病害简介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传播途径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发病条件 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病害简介 又称玉米斑点病。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温暖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产区发生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5-20%,减产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无收。 病斑症状 常和大斑病同时出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