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社会食品安全立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当今社会“食品安全立法” 近日惊闻我们身边又爆发了一些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对知名企业“双汇肉业”的瘦肉精检查超标,以往我们消费者可以消费的“放心肉”不再是放心产品。联系到德国奥运选手在中国比赛时外出就餐,不幸中招,尿样检查中因为该选手误服含有瘦肉精成分的猪肉而兴奋剂超标,造成了恶劣的国际知名度。类此的新闻,层出不穷。从早先时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到地沟油事件,再到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毛血旺事件。林林总总,不甚枚举。有关部门虽然立刻采取了相关措施,并对相关人员和企业采取了惩处措施。始终给老百姓觉得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是对该类事件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一劳永逸的防范措施。以下就我对该类问题的根源进行了一些个人观点的论述,希望可以引起政府的重视和改善。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始终采取治标不治本的轮回性处理方法,而不是从法制的角度,从民主监督的角度进行根本性的治理,我们国民将“食无可食之处,食无可食之食“。民以食为天,无以为食,政府将失信于民。这不是耸人听闻的猜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周边,伤害我们的健康,我们子孙后代的健康,动摇我们国本的大事。食品安全成为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 。重视食品安全 ,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 、社会管理水 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文明 、进步的标志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构建一个合理的 ,有效率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我国保证食品安全 、提高生活质量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 一 、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是犯罪成本太小,从法律角度惩罚力度不够的问题。 “瘦肉精”在我国早就被明确禁止使用,然而,虽然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瘦肉精”却“根”难——2001年,包括北京、天津在内九个省市的23家养殖场被发现违规使用盐酸克伦特罗。2002年,广州某饲料生产公司违规添加“瘦肉精”导致480多人中毒。涉案饲料公司经理林清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2006年,上海连续发生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同年,江西有12人因制售使用“瘦肉精”被刑事拘留。 在双汇“瘦肉精”案件中,河南省已控制涉案犯罪嫌疑人32人,抓捕归案29人,正式立案8起,分布于养殖户、生猪经纪人、采购员等各环节。随着猫腻被层层揭开,一条串联着饲养、收购、加工等环节的利益链条也逐渐清晰。 纵观近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剂事件,大都逃脱不出一个套路:商户企图用最低成本的投入收获高利润的回报,权衡机会成本后选择铤而走险。 以双汇问题猪肉为例,添加“瘦肉精”喂出的生猪出栏价格比普通猪每公斤贵0.4元左右,以每头猪出栏时100公斤计算,一头猪能够多卖四五十元。一般一个小养殖户养百来头,能多卖4000来元。 在检查环节,也同样存在着“验猪等同于收费”的现象。 早在2002年,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播发的稿件《8个部门为何管不好一头猪?》中提到,一个集贸市场如下的“安全检查程序”:检疫部门按每头猪15元的标准用“目测法”检疫盖章,工商部门也照此法复检并收取4元的摊位费,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出售了。 马克思说:“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资本论》 该类问题层出不穷,关键问题是违法的成本太小,缺少流程清晰的监督机制,有利润的产生并兼有腐败滋生的温床。食品安全事件的剧本总是很相似:监管不力,乱象丛生;执法阙如,寻租频繁。在这次瘦肉精事件中,派驻屠宰场的检疫人员对宰杀后的猪肉没有进行瘦肉精检测,就直接打上“肉检”、“验讫”的印章,并开具出“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可问题是,检测瘦肉精是农业检疫部门的责任吗? 据南京动物卫生监督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工程师称,“我们的职责范围就是检寄生虫病、传染病”,换言之,瘦肉精于他们而言,并没有监管的依据,因为根据相关文件,在屠宰场,瘦肉精的监管不归农业部门负责,应该由商务部门主要负责,农业部门的驻场检疫人员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明与是否含有瘦肉精无关。 那么,商务部门是如何应辩的呢?“日常的瘦肉精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以后的一些后续的相关文件的要求,目前是农业主管部门,南京市41个定点屠宰场,都是动物检疫部门进行驻场开展工作。”在屠宰场驻场监管的只有农业部门的检疫人员,农业部门提供的相关监督抽检结果发现屠宰场生猪的瘦肉精显示阳性,商务部门才会采取行动,“发现问题再来进行协调,再指导,一般的工作都是这样的。” 按照“一般工作”,皮球就这样被踢成无因无果的游戏,各自说得都很有道理,可就是没有人负责。说白了,就是平时是没人查瘦肉精,出事儿了,才临时合作着抽检一下。问题是,事情是怎么被捅破窗户纸的呢?等过了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