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  建  铁                               路 
                       重庆至万州 
                           客运专线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甲级  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 号 
                     二○○九年八月  成都 
                                   前       言 
     重庆至万州铁路位于重庆市境内,线路起于渝北区,由重庆北站 
接轨,向东北经江北机场、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县,至终点万州区, 
正线全长 239.266km 。全线桥隧总长 168.553km,桥隧比重为 70.45%                              , 
其中桥梁 216 座 92.527km;隧道 66 座 76.026km 。工程总投资 3249753 
万元,总工期为 4 年。 
     重庆至万州铁路是加快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建设长江上游 
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支持三 
峡库区建设,维护移民稳定的需要;是加快成渝城市群建设,推动“重 
庆一小时都市圈”和“渝东北城市群”发展的需要;是构建长江三峡旅游 
新格局,整合川渝地区旅游产业的需要;是创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新 
建重庆至万州铁路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铁道部的安排,本项目铁路的勘察设计任务由中铁二院工程 
集团有限公司承担。2009 年 7 月,中铁二院完成可行性研究文件。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属于国家发改委第 40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第 
一类鼓励类第二十项铁路行业的第 1 小项“铁路新线建设”项目,不属 
于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 年本)》和 《禁 
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  年本)》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296  号)的 
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根据铁道部计划司的委托,中铁二院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评价单位于 2009 年 7 月对现场进行了踏勘、调查、监测和公众 
参与,按照评价导则、技术规范,于 2009 年 7 月编制完成了《新建铁 
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审版)。 
                                                        目             录 
1     总      论 6 
      1.1   编制依据  6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9 
      1.3   环境要素的选定及评价等级  9 
      1.4   评价范围及时段  10 
      1.5   评价标准 11 
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12 
      2.1   工程概况  12 
      2.2   工程分析  16 
3     沿线环境概况 24 
      3.1    自然环境 24 
      3.2   社会环境现状  25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7 
      4.1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27 
      4.2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0 
      4.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0 
      4.4   评价小结  34 
5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7 
      5.1   声环境影响评价  37 
      5.2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41 
      5.3   水环境影响评价  43 
      5.4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45 
      5.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46 
     5.7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46 
     5.8   评价小结  52 
6    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 54 
     6.1   环境保护措施  54 
     6.2   环保程措施及投资估算  58 
7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9 
     7.1   生态环境影响  59 
     7.2   声环境影响  59 
     7.3   振动环境影响  59 
     7.4   水环境影响  60 
     7.5   空气环境影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