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人斋馆堂号说
名人斋馆堂号说 一位学生即将乔迁新居,请我帮其拟一个书斋名号。因此,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把一些名人的斋馆堂号进行一番梳理,感觉很有意思。
中国传统文人多有姓名、字、号。姓名和“字”,是出生时由家族长辈拟好的,本人一般不能选择(除非长大后自己改名,而在旧时代这是不孝的行为),而“号”就是文人自己根据志趣爱好拟定的,表达了名人自己的兴趣、个性和价值取向。后来,许多文人将自己的书房取上一个富于个性的名字,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斋馆堂号文化。
考察文人斋馆堂号的来源,我认为是衍化于家族的“堂号”。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某家”来称呼。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等等。
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丰富的望族堂号文化。早期名门望族的堂号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得于帝王恩赐,如东汉名将马援战功卓著,名闻遐迩,因功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便以“伏波堂”为堂号;再如唐代郭子仪,出将入相二十余年,被封为“汾阳王”。其后世子孙多以“汾阳堂”为堂号。二是彰显先祖的道德功业,如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有“东山再起”的故事,所以后世谢姓有“东山堂”;北宋开国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赵姓后世有“半部堂”。三是告诫子孙继承发扬先祖的嘉言懿行,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有著名的《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因而周姓后人以“爱莲堂”为堂号;儒家名门孟氏家族因“孟母三迁”的故事,后人多用“三迁堂”。
大概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雅士喜欢把“堂号”署在诗文书画作品上。再后来,一些特立独行的人干脆自己命名一个“堂名”,在文化交流时签署使用。实际上,这些文艺家已把家族的“堂号”逐步演化为个人的“斋名”。文人为书斋所取之名,拓展了“堂号”的称谓,常见的有斋、堂、室、屋、楼、房、馆、阁、轩、舍、居、庐、亭、庵、园等,统称为“斋馆堂号”。
“斋馆堂号”一般由文人自己拟定,所以能反映出文人的志趣、爱好等个性因素。如民国间书法篆刻家邓散木疾世愤俗,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厕简楼”,自号为“粪翁”;篆刻家韩登安为表示随遇而安之意,逊称其书室曰“容膝楼”。斋号一般取文雅、有内涵的词语,多为两字加“斋”、“堂”、“楼”、“馆”等字号,如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王阳明的“何陋轩”;最简的为一个字,如蒲松龄的“聊斋”、清代帝师翁同和的“瓶斋”、鲁迅的“俟堂”;也有多字的,如南社诗人柳亚子的“上天入地之庐”;最长的竟有近20字,如清代潘仕成的“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书画墨迹长物之斋”;近人还有用白话俗语作斋名的,如民国名教授闻一多称自家书斋为“何妨一下楼”;记不得哪位“新文人”,竟把自己的斋名叫做“除了吃饭睡觉什么也不管斋”,真是无奇不有。
现在,我把自己能查到的部分文人斋馆堂号整理附录如下,供朋友们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名人斋馆堂号
竹里馆——王维 梦溪园——沈括
书 巢——陆游
梅花屋——王冕
项脊轩——归有光
七录斋——张溥
青藤书屋——徐渭 惜字庵——黄宗羲
惜抱轩——姚鼐
何陋轩——王守仁
瓶斋——翁同和
春在堂——俞樾
剑胆琴心室——蒲华 双管楼——钱慧安
愙斋——吴大澂
缶庐——吴昌硕
延清芬室——黄士陵
井谷山房——沈曾植 泰山残石楼——高邕
破佛盦——陆恢
梓园——王一亭
玉梅花庵——李瑞清
小来禽馆——张伯英
知鱼堂——黄山寿
抱残守阙斋——刘鹗 十驾斋——钱大昕
人境庐——黄遵宪
观堂——王国维
饮冰室——梁启超
天游堂——康有为 畊心草堂——赵云壑
二弩精舍——赵叔孺
染苍室——陈衡恪
春住楼——王褆
莲花庵——姚华
淡静庐——沈尹默
醉石山房——唐源邺
俟堂——鲁迅
菊香书屋——毛润之
看云楼——陈独秀
知堂——周作人
鼎堂——郭沫若
抱一轩、五亩之园——陈半丁
宣南老屋——孙墨佛
湘怨楼、铸梦楼——寿石工
万石楼——简经纶
波外楼——乔大壮
迢迢阁——吴湖帆
东风时雨之楼——陶冷月
数青峰馆——钱瘦铁
听天阁——潘天寿
厕简楼、三长两短斋——邓散木
何妨一下楼——闻一多
犹贤博弈斋——朱自清
北望斋——张恨水
三松斋——冯友兰
上天入地之庐、磨剑室——柳亚子
龙虫并雕斋——王力
励耘书屋——陈垣
紫罗兰斋——周廋鹃
缘缘堂——丰子恺
居廉让之间——居廉
百梅书屋、寄萍堂、借山吟馆——齐白石
大风堂——张大千
师牛堂——李可染
双清楼——何香凝
双柿斋——胡挈青
艺海堂——刘海粟
无止境斋——姚雪垠
宽堂——冯其庸
一木一石斋——赖少其
一统楼——何满子
锲斋——商承祚
天行健斋——沈延毅
容膝楼——韩登安
籀汉簃——金禹民
大树画馆——冯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