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2003课标版--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二-神权下的自我---副本-(12).pptVIP

高中历史--人民2003课标版--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二-神权下的自我---副本-(1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作者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何不同? 这种不同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从肯定自然的人性到歌颂人的高尚与尊严; 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文学作品中寻“我” 阶段 国别 人物 代表作品 思想特征 初期 意大利 但丁 《神曲》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人曲”) 高潮 英国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歌颂人间的仁爱,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趋向: 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1 寻访文艺复兴 展厅二:美术馆 达·芬奇 1452—1519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拉斐尔 1483—1520 人文之美术 反对禁欲、压抑人性,肯定人性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1、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代希腊思想家对“人”的重视 2、复兴(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3、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理性、天赋人权) 第一篇 人文主义之束缚篇 ——神权世界 中世纪神学观念: 提倡禁欲主义,……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是上帝的奴仆,是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 神权下失“我”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教皇为国王加冕 教会焚烧书籍 教会处死“异端分子” 欧洲 中世纪 禁欲苦行 人性压抑 思想禁锢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 第二篇 人文主义之复苏篇 ——文艺复兴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请思考: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主要有哪些原因?(经济、阶级、文化)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的原因: 1、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3、文化环境: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意大利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更容易接触和系统地保留希腊、罗马人的古典文化 乌菲齐博物馆 ——寻访文艺复兴 1 寻访文艺复兴 展厅一:文学馆 《神曲》 《歌集》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文艺复兴先驱 “人文主义”之父 《十日谈》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著作。 1 但丁 (1263—1321) 人文之诗歌 但丁把当时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安排在一个火窟中,永远受烈火的煎熬。但丁对地狱中的另外一个教皇尼古拉三世说: 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神曲》 反对神学,肯定人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 (1304-1374) “人文主义之父” 追求现世幸福 薄伽丘与《十日谈》 (1313-1375) 薄伽丘   《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人文之小说 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迎面碰上一群健康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儿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虔诚的父亲把女子看作洪水猛兽,要儿子赶快低下头,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说: ——薄伽丘《十日谈》 反对禁欲苦行,肯定人的自然本性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神权下寻“我”:文学馆 探究活动一:在文艺复兴初期“三杰”的作品中,寻到了怎样的“我”? 阶段 国别 人物 代表作品 思想特征 初期 意大利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人曲”) 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 的扩展 神权下寻“我”: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一切时代。——本·琼生 英国大文豪。他当过剧院演员,后来写剧本。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 他的作品赞美友谊和爱情,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深刻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之戏剧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