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伤寒六经辨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辨证思路】 1.一辨肾阳损伤; 2.二辨关节身体疼痛。 【治法】温经驱寒除湿。 【方药】附子汤。 3. 桃花汤证 【临床表现】 下利便脓血; 腹痛,痛势绵绵,喜暖喜按; 小便不利; 舌淡苔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 小便不利——阴津损伤,不能下输膀胱。 下利不止——脾胃阳衰,固摄无权,下焦滑脱不禁。 便脓血——脾肾阳衰,寒湿内郁,肠间脉络损伤。 腹痛(喜暖喜按)——脾肾阳虚,寒滞筋脉,筋脉拘急。 【病机】 脾肾阳虚,固摄无权,滑脱不禁。 【诊断要点】下利不止,便脓血,腹痛,小便不利。 【辨证思路】 1.一辨病程:病程长,滑脱不禁见证; 2.二辨属虚,有脾肾阳虚症状; 3.三辨便脓血,脓多血少,如鱼脑,不臭而腥; 【治法】温阳涩肠固脱。 【方药】桃花汤。 (一)实热证 少阴实热证为邪从热化,邪热炽盛,耗伤真阴,而致便闭或热结旁流的病证。 【临床表现】 口燥咽干; 或自利清水,色纯青;或腹胀,不大便; 心下痛, 二、少阴热化证 【证候分析】 口干燥者——燥热伤津,津不上承。 自利清水,色纯青——燥屎结聚肠间,迫津液下奔。热结旁流是也 。 腹胀——糟粕内停,腑气不通。 不大便——津伤肠燥,糟粕内结。 心下痛——糟粕内停,胃气壅滞。 【病因病机】邪热炽盛,火炽津枯。 【诊断要点】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痛,口干燥。 【鉴别诊断】 少阴实热证 先有阴虚,继而热化,后致燥结。 阳明腑实证 先有热盛,继而伤津,后致燥结。 大便秘结 【辨证思路】 1.一辨病史病程; 2.二辨体质——素体阴虚; 3.三辨有热邪表现; 4.四辨大便情况。 【治疗方法】急下燥热,保存阴津。 【方药】大承气汤。 (二)虚热证 1.黄连阿胶汤证 【临床表现】 心中烦,不得卧; 口燥咽干; 舌质红绛,少苔; 脉细数。 【证候分析】 少阴病 心火亢于上 扰神→心烦不眠舌红 肾水亏于下 虚 实 口干而渴,舌上少津 腰膝酸软,脉细数 虚中夹实 阴虚有热 心肾不交 滋阴清热 【病机】肾阴不足,心火独亢。 【诊断要点】心烦不眠,口燥咽干,舌质红绛,脉细数。 【鉴别诊断】 阴虚火旺 黄连阿胶汤 病机 余热留扰胸膈 心烦不得眠 口燥咽干,舌质红绛少 证状 苔,无苔,脉细数。 栀子豉汤证 虚烦不得眠,苔薄黄 【辨证思路】 1.一辨肾阴虚; 2.二辨心火之亢奋。 【治法】滋阴清热,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阿胶汤。 【方义分析】 黄连、黄芩——清心除烦,泻心火以下降。 阿胶——滋肾水以上潮。 鸡子黄——性平味甘,归经心肾,养心血宁心神。 芍药——养血敛阴。 2.猪苓汤证 【临床表现】 下利,小便不利; 咳; 呕渴; 心烦,不得眠; 舌红绛、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 水气内阻,下趋大肠——下利 水湿下无出路——小便不利,下肢浮肿 ┗→水气犯肺——咳;水气犯胃——呕。 阴津亏损,津不上承——渴。 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心烦不眠。 【病因病机】阴虚有热,水热互结。 【诊断要点】小便不利, 心烦不眠,口渴。 证候分析 中阳不足,感受风寒 本太阳病,攻下伤中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脉浮(卫阳外出抗邪) 微发热(卫阳与邪相争) 恶风寒(卫失温煦,阳虚不达) 纳差(脾失建运) 便溏(脾失运化,水湿下趋) 四肢倦怠乏力(脾虚无力外达) 神疲(脾虚不能养神) 下利不止(脾虚气陷,水湿不化) 心下痞硬(脾虚气机阻滞) 舌淡体胖(脾虚水湿上泛) 脉弱缓(脾虚无力鼓动血脉) 【病因病机】脾气素虚,复感风寒或误下损伤中阳,而表邪不解。 【诊断要点】脉浮,发热恶寒,纳差,便溏。 【鉴别诊断】 太阳中风证 太阴兼表证 感受风寒之脉浮发热恶寒 病机 症状 卫失固密,营阴外泄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汗出,头项强痛 纳差,便溏,神疲乏力 【辨证思路】 1、首辨是否有外感表证:发热恶风寒,脉浮即可辨为有表证。 2、次辨外感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