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shiyutai@163.com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策略与措施 山东沂源二中 石玉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市教研室刘老师给我们提供一个和兄弟学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受我们学校高三数学备课组全体老师的委托,在此我把我们沂源二中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和各位同仁汇报一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指导思想 高三第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即俗话说的“长到边、宽到沿、到边到沿 ”、“皮笊篱不漏汤”,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正是基于此,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知识“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最后由面到网”的过程,强化数学的学科特点,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形成良好知识网络。整理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模拟高考情境,提高应试技巧,掌握通性通法。同时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说明》、《考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高考数学考什么?考过什么?要考什么?我们学过什么?对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问同学们都会了吗?特别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同学们都学习透彻了吗?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 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为重点主干知识的巩固加强与数学思想方法专项训练阶段,时间为3月11——5月初。2.第二阶段是进行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专项训练,时间为5月初——5月底。 3.最后阶段学生自我检查阶段,时间为5月底——6月6日。 三、上好第二轮复习课的几点想法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我们都知道,二轮复习,教师必须明确重点,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练到位.因此,每位教师要研究2007-2012全国、山东等各地的课改新高考试题。 1、复习内容 经过我们全体高三数学备课组的认真讨论和研究,结合我们学校本届高三学生的实际,确定我们学校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如下: (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 (2)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复数。此专题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 (3)数列、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算法初步。此专题中数列、不等式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与整合。 (4)立体几何。此专题注重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5)解析几何。此专题中解析几何是重点,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6)概率与统计。此专题中概率统计是重点,以摸球问题为背景理解概率问题。 2、复习的形式 我们复习的形式主要是专题复习与综合训练相结合。题目的选编一般不离开课本和所复习过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所涉及的内容。不让学生做偏题、怪题。题目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单”再“综合”的原则,讲究层次性。所选练习避免如下一些情况: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避免对外来资料,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避免只练不讲,未做先讲或讲而不做。 (二)做好四个转变,抓好备考实效。 1.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 2.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点”问题. 3.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效果. 4.变以“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并举,突出因材施教。 (三)做好五个“重在”,落实学生复习效果。 1.重在解题思想的分析,即在复习中要及时将四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中去; 2.重在知识要点的梳理,即第二轮复习不像第一轮复习,没有必要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但是要将重要的知识点用较多的时间重点讲评,及时梳理; 3.重在解题方法的总结,即在讲评试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