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前 言
我国经济近年持续增长,发展很快,并新加入WTO,受到世人瞩目。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国企改革,贫富差距加大,其中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它不仅影响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而且造成上社会不稳定因素,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本文将利用城乡居民各种数据之比既相对数据说明这个问题。
变量选取:被解释变量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SRB)。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主要考虑影响可支配收入的各种因素,产出,产品价格和税赋,解释变量为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以农村工业零售价格指数为100)(JGB),人均税负比(工商税收/非农业人口与农业税收/农业人口之比)(RJSFB),人均产出比(非第一产业产出/非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与第一产业产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之比)(RJCCB),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随机误差项为C(4)。所以该模型的理论方程为:
SRB = C(1)*JGB + C(2)*RJSFB + C(3)*RJCCB + C(4)
一 样本数据的收集
资料来源于2000年《中国经济年鉴》,2000年《中国财政年鉴》。样本区间为1980年~1999年。经过作者计算,样本数据如下:
OBS
收入比 SRB
价格比JGB
人均税赋比RJSFB
人均产出比RJCCB
1980
2.496602196
256.7
895.097099126
1981
2.201880036
269.2
894.578399480
1982
1.949648278
270.7
964.276003276
1983
1.820529374
279.9
944.140830800
1984
1.832817337
282.3
973.777777778
1985
1.858903421
297.0
102.5265422
4.183997603
1986
2.123701605
306.2
109.7910526
4.189852870
1987
2.166450497
327.1
102.5521156
4.097014925
1988
2.168104239
349.2
784.229763662
1989
2.286118038
338.3
794.500000000
1990
2.200495410
315.1
804.051910218
1991
2.399943551
299.7
804.565098496
1992
2.584948980
300.7
685.056593346
1993
2.796657986
305.0
885.206813886
1994
2.863390663
364.1
564.664938397
1995
2.714711289
380.6
534.235023982
1996
2.512278698
373.3
613.980788275
1997
2.468924932
352.7
504.218693503
1998
2.509296947
331.8
584.341472818
1999
2.648509252
299.4
624.668353656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任其发展,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分析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一、选择变量与模型关系形式
以城乡居民收入比(y)作为被解释变量,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1)、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长率(x2)、乡镇企业职工增长率(x3)、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增长率(x4)、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数(x5)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依据主要是,影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国家政策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扶持作用,在样本区间具有一致性。本模型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82—1998)。
农民纯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纯收入和非农产业纯收入两个方面的增长,农业纯收入取决于农产品供给量及其价格,而第一产业增加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其次,乡镇企业职工人数的增长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因此,采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