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赤潮生物的类别 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称为赤潮生物。据报道,全世界已记录的赤潮生物有300种左右(可能个别存在同种异名),隶属于10个门类。我国海域分布的约有127种,隶属于8个门类(国外已报道的10个门类中的细菌和绿藻赤潮生物在我国尚未发现)。其中在我国沿海发生赤潮的赤潮生物有30多种,主要是甲藻类(15种),其次是硅藻类(7种)和蓝藻类(4种)(张水浸等,1994)。 据国内外的报道,最常见的赤潮生物有以下几个属: 甲藻类—夜光藻、膝沟藻(Gonyaulax)、原甲藻(Prorocentrum)、角藻、多甲藻、鳍藻(Dinophysis)等。 硅藻类——骨条藻、角毛藻、根管藻、海链藻、菱形藻等; 蓝藻类——束毛藻等。 此外有些红藻(Rhodomonas),某些裸藻、金藻和纤毛虫等有时也能引起赤潮。 赤潮生物的类别 赤潮引起海水变色可因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夜光藻 (Noctiluca scientillens)、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cum)、中缢虫、红硫菌等种类形成的赤潮可以是红色、粉红色的;裸甲藻赤潮呈黄色、茶色或茶褐色;绿色鞭毛藻类形成的赤潮通常呈绿色;硅藻类赤潮多为土黄、黄褐或灰褐色,就是同一种生物引起的赤潮,由于数量不同,颜色也不一样,数量越大,颜色越深,甚至改变颜色。因此,所谓赤潮是各种色潮的统称。 单相型赤潮和双相型赤潮 发生赤潮时只有一种赤潮生物占绝对优势的,称为单相型赤潮,有时有两种赤潮生物共占优势,则称双相型赤潮。另外,外海的赤潮生物种类较少,最具代表性的是蓝藻门中的束毛藻(Trichodesmium spp.)。而在近岸、内湾、河口发生的赤潮种类很多(主要是甲藻类和硅藻类),且具一定的地区性差别。例如,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的种类有夜光藻和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其次是原甲藻属(Prorocentrum)和棵甲藻属(Gymnodinium)的一些种类。 二、赤潮的危害 赤潮毒死鱼、贝、虾等海洋动物,甚至使人类中毒,是一种海洋灾害,其危害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后,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溶氧甚至产生硫化氢,使水产动物缺氧或因硫化氢致毒而死亡。 2.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复盖海面或粘附在鱼贝类鳃上,使动物呼吸困难而窒死。 3.有些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类)在体内或其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引起动物中毒死亡。如一种膝沟藻(Gonyanlax monilata)分泌毒素能使鲻鱼在5h内死亡,另一种膝沟藻分泌毒素能杀死鲨鱼,一种裸甲藻(Gymnodinium vendficum)分泌极毒的毒素,在10分钟内可杀死虾虎鱼。 4.人类由于摄食中毒的鱼贝类而受害 三、赤潮的毒素 赤潮生物的毒素大致有以下几类: 1.麻痹性贝毒(PSP),如链状裸甲藻(G.catenatum)等分泌此种毒素。 2.腹泻性贝毒(DSP),由鳍藻属(Dinophysis)一些种类所分泌。 3.神经性贝毒(NSP),短裸甲藻(G.breve)等所分泌,使肌肉发生麻醉,身体发生平衡,严重时因瘫痪而死; 4.失忆性贝毒(ASP),菱形藻属某些种类分泌。 5.西加鱼毒素(CFP),由一种似翼藻(Gambierdiscus tacicuw)分泌。 6.蓝藻毒素(CTP),鱼腥藻、节球藻等分泌。 四、赤潮的成因 赤潮发生的原因首先是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其次是海区有赤潮生物或其孢囊的存在和扩布。 1.养分的增加,氮、磷、微量元素和某些溶解有机质都是赤潮生物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根据日本水产资源保护协会(1972)的资料,氮0.1 mg/L,磷0.016 mg/L就可能发生赤潮,一定数量铁、锰、镁、铜、钼(Mo)、铬(Co)等微量元素和VB1、VB12等有机质的存在,也是引起赤潮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 2.适宜的温度和盐度 高的水温(15~33℃)是发生赤潮的主要条件。水温突然升高常是发生赤潮的预兆,因降水引起盐度的突然降低也常与赤潮发生有关。我国沿海赤潮多发生在水温23~28℃,盐度23~28之间。 赤潮的成因 3.一定的气象条件。炎热无风的晴天持续一段时间,有利于水层的稳定性并形成水温的垂直分层或水平分区,这种情形下许多赤潮生物因具有垂直移动或水平运动能力,可选择养分丰富,光照充足、温盐度适宜水层生活,在种间竞争中占优势并大量繁殖。如许多赤潮甲藻垂直移动速度达2~20 m/d,一般白天上升到光照最适表层,夜晚下降到养分丰富的深层。 降雨也能促进赤潮的形成,赤潮易在雨季出现。由于降雨使大量养分、有机质,微量元素流入海区,促进赤潮生物的繁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定2000.465.pdf VIP
-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动作描写).docx VIP
- T CSES 101—2023 大气环境健康风险地图编制技术指南.pdf VIP
-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5.docx VIP
- 功德碑撰写范文.pdf VIP
- INOVANCE汇川MD600系列紧凑型变频器综合手册-中文.pdf VIP
- 幼儿园大班拼音连线|图片素材打印【幼儿教案】.doc VIP
- JTS_T 226-2021 水运工程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规范.docx VIP
- 盒马鲜生“最后一公里”配送路径优化研究—以深圳市3区为例.docx VIP
- 小农水工程验收监理工作报告.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