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发展过程;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一、理学产生的背景;材料一:梁武帝萧衍在中国历史上以崇佛著称,曾四次舍身寺院为奴,亲身布衣蔬食,于佛教节日禁止屠宰,规定僧尼必须戒断肉食。在他提倡护持下,南朝佛教臻于极盛,全境佛寺达2846所,僧尼8万多人。
——卿希泰《中外宗教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第56页;材料四:
东汉顺帝(公元125—144年)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道教。他自称“太清玄元”,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因此在当时称为五斗米道。道教尊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卿希泰《中外宗教概论》
;为什么这佛教和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能迅速传播?;2、“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社会生活;;;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理学;程颢(1032~1085年),生于仁??明道元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淳佑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洛学。
程颐(1033~1107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十四五岁时,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南宋被追谥正公。
;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特点?
2、主要观点
(1)世界本原——理
宇宙自然——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
社会——儒家道德伦理;
个人——人性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材料三: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
材料四: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
思考:如何才能把握(体现在社会上的)“理”?
2、主要观点
(2)方法论——格物致知
释义:格,推究;致,求得。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具体说:接触……,体验……,明“理”。
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
同:“格致”与“实践”相似。强调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来求取“真理”。
异:“知”不同。前者要“明理”,及儒家伦理道德(唯心);后者,是指客观规律和真理。(唯物);
材料五:人或有居孀贫穷无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此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
材料六: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七: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信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夫妻岂不是天理?
思考:在个人修养(“人性”)上如何实践“理”?
(3)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
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
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实质: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德至善。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地位和影响;程朱理学;三、“陆王心学”;
材料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材料二: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材料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思考:概括陆九渊的主要观点。
1.陆九渊——“心即理也”;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12年(1499)进士,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他曾在贵州、江西、浙江等地聚徒讲学,《传习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技术交底范本60220.docx VIP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x VIP
- (译林2024版)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 3单元测试(含答案+听力音频).docx
- 9.2[闫绪超]承插型盘扣式钢管式支撑架的搭设要求与验收要点.pptx
-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2025年版).pptx VIP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工种竞赛题及答案.doc VIP
- 美在民间(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GB50168.pdf VIP
- 电磁环境管理现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倪士英.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