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生态学填空题库
N绪论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3.种群生态学是以(种群)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以(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5.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
6.全球生态学是以(生物圈)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7. 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可分为分子一基因—(细胞)一(器官)—个体—(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一—景观一—生物圈。
8.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生态学分化出了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
9. 生态学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10.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Darwin)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对生态学和进化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11.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等大致4个阶段。
12.1798年,马尔萨斯(T.Malthus)发表了《人口论》,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13.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植物生态学研究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学派有:北欧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和(前苏联学派) 。
14.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是指(人口)、(环境)、(资源)、(粮食)和(全球性变化)。
15.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的(植物分布学)和波恩大学教授辛柏的(植物地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植物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的诞生。
16.1949年美国( Allee)和(Emerson)合著的、内容广泛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17.国际生物学计划(IBP)、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环境问题的科学委员会SCOPE)、(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是生态学研究的国际化的标志。
生物与环境
1.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划分,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2.(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3.依据生态因子的性质,把生态因子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4.苏联学者蒙恰斯基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后者又可分为(周期性)变动因子和(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5.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的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6.某一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由其他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或弥补,这种效果称为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
7. 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8. 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一般表现在坡向、坡位、坡度和(起伏程度)。
9. 最小因子定律是德国化学家(Liebig)1840年在研究中发现并提出来的。
10.美国生态学家V.E.谢尔福特于1913年在最低因子定律基础上把最低量和最大量限制作用概念合并为(谢尔福特生态耐受性法则)。
11.某生物对某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该种生物的(生态幅)。
12.在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13.可见光中绿光属于(生理无效辐射)。
14.生活在高山上的植物茎秆粗短、叶面缩小、富含花毒素,这是由于高山太阳辐射中富含(短波光)。
15.有些植物在弱光下色素不能形成,植株为黄色软弱状,这种现象称为(黄化现象)。
16.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而在弱光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称为(阳地植物)。
17.适应于弱光地区生活的植物称为(阴地植物)。
18.有些动物昼伏夜出,有的动物夜伏昼出,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昼夜节律)。
19.各类生物借助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的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称为(光周期现象)。
20.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是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划分的。
21.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和(日中照植物)。
22.鸟类的迁移和生殖的时间是由(日照长短)的变化决定的。
23.参与生物生命活动的每一种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低点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三基点”)。
24.根据生物有效临界温度的天数的平均温度累积所得温度是(总积温或有效积温)。
25.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一法则称为(有效积温法则)。
26.温度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或高温而受害,这个数值称为(临界温度)。
27.(冷害)是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单招考试数学卷(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2025.pdf VIP
-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docx VIP
-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_12158—2006.pdf VIP
-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科学《有趣的颜色》课件.pptx VIP
- 山东省2025年专升本英语真题.docx VIP
- xx名校长工作室管理制度.docx VIP
-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含解析.docx VIP
- SAC24000T全地面起重机参数表.pdf VIP
- 07SD101-8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