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以来,对女性的礼教约束很严,统治阶级大力提倡“节妇烈女”,要求妇女“行步稳重,低首向前”,“外检束,内静修”。妇女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受到限制,在妆饰方面也就不可能有突出的表现。明清时期妇女一般崇尚秀美清丽的形象,以面庞秀美,弯曲细眉、细眼,薄小嘴唇为美。 九、清朝(1616-1911年 圆脸,面部的线条以曲线为美。眉妆追求自然,眼妆追求翻翘的睫毛,深色眼彩画出幽深的眼神.妆饰以简洁、淡雅、多元、实用为特点。 十,民国时期 肤色的表现以白为底,其余化妆重点造型则都以圆为主。圆脸、圆腮红、半月型眉、圆唇,面部的线条以曲线为美。油彩浓妆,乌漆浓眉,彩蕴眼影,两团庆丰收式的腮红,油汪汪的大红唇。 十一,80年代 80年代 作业: 1,唐代有名的十眉图是哪十种? 2,简述80年代妆容的特点?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以粉白素黛的素妆,流行蛾眉,是弯而长的细眉商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主要为了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妆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殷商时,因配合化妆观看容颜的需要而发明了铜镜,更加促使化妆习俗的盛行。 酒晕妆——红妆红的均匀,喝多时候的感觉 而且女性以瘦弱为美,普遍爱好体态赢弱,娇不胜持的病态美,脂粉之类化妆品的制作到魏晋时期也已经成熟,手续繁复,产品质量很高,由于有利可图,连官府也开始插手化妆品制造的行业,出现官与民争利的情形。 这时期还有一种特殊妆式称为“紫妆”。《中华古今注》记载魏文帝所宠爱的宫女中有一名叫段巧笑的宫女,时常“锦衣系履,作紫粉拂面”,当时这种妆法尚属少见,但可以看出古代以紫色为华贵象征的审美意识。 唐朝的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是中国历史上女权最高的一个朝代,也难怪会出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起初并不是为了妆饰, 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即在脸上点上小点,称为点痣,也叫点“的”,女史见了,即不用列名,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妆饰,而专门在嘴角边所点的,即是面靥。 辽在1125年被金所灭,金在1234年被蒙古所灭,蒙古又在1276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建立元帝国,元朝一共延续了89年。 红妆——轻淡雅致辞 黑妆)由古时黛眉妆演变而来 乞丐妆——个性化 口脂化妆的方式很多, 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眉妆样式——以长眉为主 酒晕妆——红妆 左为《汉武大帝》剧照 在这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势力逐渐扩张到中原,中原人民又往南迁徒,形成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融会,加上世风习俗也经历了一个由质朴洒脱到萎靡绮丽的变化,使当时妇女的化妆技巧在此时期渐趋成熟,呈现多样化的倾向, 四,魏晋南北朝(220-581年)——求新求异 整体而言,妇女的面部妆扮在妆 色运用方 面比以前 大胆,妆 扮的形态 变化也很 大,充满 自由想象 崭新景象。 后来又发展成用翠绿色画眉,且在宫廷中也很流行。宋朝晏几道《六么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 样,巧把远山学。” 《米庄台记》中说 “魏武帝令宫人画青 黛眉,连头眉,一画 连心甚长,人谓之仙 娥妆。”这种翠眉的 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 眉成了新鲜事。 五,隋唐五代(581-960年) 隋唐五代是中国中古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6世纪末叶到10世纪中叶,共三百多年的时间,其中唐朝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 隋代妇女的妆扮比较朴素,不象魏晋南北朝有较多变化的式样,更不如唐朝的多彩多姿。 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妇女盛行追求时髦。无论是宫妓还是私妓,这些女子都是浓妆艳抹,着意修饰。 总体来说,隋朝从妆容上是崇尚简约的,唐朝达到了中国古代化妆史上富丽与雍容的顶峰。 “檀晕”兴于唐、五代及宋,所谓“檀”,指檀色, “晕”即晕染,又 言色调浅淡。是在 眼眉旁敷染一种荔 红色。因其增益眉 眼神采,以使“眸 子炯其精良兮,瞭 多美而可观”,所 以妇女争相事妆。 《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 将此认作新的化 妆方式,称其为 “新妆”。难怪 徐凝在诗中描写 道:“一旦新妆 抛旧样,六宫争 画黑烟眉。”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