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望舌苔 正常舌苔: 薄白均匀,舌体的中部和根部苔垢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生理: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而生。 病理:脾胃之气挟邪气上蒸而成。 舌苔候六腑病变为主,侧重气分。 (一)厚薄苔 【舌象特征】 :透过舌苔可隐隐见到舌质者称为薄苔; 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者为厚苔。 ※ 【临床意义】 :反映邪正盛衰,测邪气深浅。 苔质的变化有:厚薄、润燥、腻腐、剥落、偏全、真假。 一、苔质 薄苔主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或正常人。 厚苔主痰湿、食积、里热等证。 薄苔 厚苔 (一)厚薄苔 舌苔由薄转厚—病进,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 薄苔突然增厚—邪气极盛、迅速入里(温病多见) 厚苔转薄或舌上复生薄白苔—病退,正气胜邪或内邪消散外达 厚苔骤退,舌上无新生薄苔—正不胜邪,胃气暴绝 舌苔厚薄转化判断邪正消长: (二)润燥苔 【舌象特征】 :舌苔干湿适中为润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者为滑苔; 舌苔干燥无津者为燥苔; 苔质粗糙如砂石为糙苔。 燥苔 滑苔 (二)润燥苔 ※【临床意义】 :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润苔—正常舌苔或病中津液未伤 滑苔—主痰饮、水湿(阳虚水液不运,痰湿内生) 燥苔—主 津液大伤(热盛、汗吐泻后) 津失输布( 痰饮、瘀阻) 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湿邪苔反燥而热邪苔反润者,如湿邪传入气分,气不化津,则舌苔反燥;热邪传入血分,阳邪入阴,蒸动阴气,则舌苔反润。 (三)腻腐苔 【舌象特征】 :苔质细腻致密,揩之不去者为腻苔; 苔质粒大疏松,揩之易去者为腐苔。 【临床意义】 :湿浊、痰饮、食积。 腐苔 腻苔 (三)腻腐苔 苔白滑腻—痰浊、寒湿、食积 苔黄厚腻—痰热、湿热、食积内热、暑湿 苔厚粘腻,口甜—脾胃湿热,邪聚上泛 (四)剥落苔 【舌象特征】 :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 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 鸡心苔、花剥苔、镜面舌、 地图舌、类剥苔 (四)剥落苔 【临床意义】 :胃气衰败、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 全身虚弱 舌红苔剥—阴虚 舌淡苔剥或类剥苔—血虚或气血两虚 镜面舌—病重 舌红绛—胃阴干涸 晄白如镜—营血大亏,阳气虚衰 剥苔兼腻滑苔—正气亏虚,痰浊未化 (四)剥落苔 镜面舌 鸡心苔 (四)剥落苔 地图舌 (四)剥落苔 类剥苔 (五)偏全苔 【舌象特征】 :舌苔遍布全舌或偏于舌面的某部。 【临床意义】 :根据舌苔偏全观察邪气停聚的脏腑。 病中见全苔—主邪气散漫,湿痰阻滞 舌苔偏于某处—舌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 (五)偏全苔 (六)真假苔 【舌象特征】 :判断舌苔真假,以有根无根为标准。 【临床意义】 :可判断疾病的轻重与预后。 ※二、苔色 (一)白苔 【舌象特征】 :舌苔颜色呈白色 【临床意义】 :主表证、寒证、湿证, 亦可见热证或正常舌象。 苔色的变化有:白苔、黄苔、灰黑苔。 (一)白苔 苔薄白而润—正常、表证初起、里证病轻,阳虚 苔薄白而滑—表寒证或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苔薄白而干—外感风热 苔白厚腻—湿浊内停,痰饮、食积 积粉苔(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内痈、瘟疫 白糙苔(苔白而燥裂,粗糙如砂石)—燥热津伤 (二)黄苔 【舌象特征】 :舌苔颜色呈黄色。 【临床意义】 :里证、热证。 淡黄苔(微黄苔)—白苔上出现均匀的浅黄色 深黄色(正黄色)—色黄略深厚 焦黄苔(老黄苔)—正黄色为底,中根部出现灰黑色苔 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极 (二)黄苔 淡黄热轻 深黄热重 焦黄热极 (二)黄苔 苔薄,白中兼黄(黄白相间)—表邪入里化热 苔薄淡黄—里热轻浅 苔黄厚干燥—里热亢盛 苔焦黄燥裂—热结已深,津液大伤 苔黄腻—湿热、痰热、食积内热、暑湿 (三)灰黑苔 【舌象特征】 :苔色浅黑称灰苔;苔色深灰称黑苔。 灰黑而润,白苔转化而来,里寒重证 灰黑而燥,黄苔转化而来,里热重证 【临床意义】 :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苔质的润燥是辨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标。 (三)灰黑苔 苔灰而润滑—阳虚寒盛 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Friends shar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VIP
- 管道施工埋地输油管线保护方案及保护措施.pdf VIP
-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可打印.doc VIP
- 研究生必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ppt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 提高椎管内分娩镇痛率PDCA.pptx VIP
- 2024型钢立柱超高性能混凝土声屏障图集.docx VIP
- 手术麻醉科提高椎管内分娩镇痛率PDCA.pptx VIP
- 考研真题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817食品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 课本剧《霸王别姬》剧本【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