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言 国内社交媒体的现状
前言 国内社交媒体的现状
1967,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global village,
直译为“世界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村。他预言,地球在 21 世纪将联系的越来越紧密,人与人之
间的距离如同村落一般。很显然,麦克卢汉的预言已经成真,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除了现代交通工具所
带来实际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发展,然而随着 2005 年以来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与人
之间的时空距离已然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中国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早已不是单纯在人与人的层
面,商家利用社交媒体做广告,传统媒体利用社交网络发布即时消息,政府部门利用社交媒体提高公共服
务质量,而高校正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诸如招生宣传等重要的宣传工作。本人就职于一所高校的党委宣传部,
负责新媒体宣传工作,在实践中进行研究。
1、 社交媒体在校园的现状
在高校的主流的社交媒体主要有诸如: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人人网以及qq 空间。在学生中,qq 空
间凭借 qq 的巨大流量,依然占据着学生中的大部分人群。然而新兴的社交网络,比如微博和微信正逐步
蚕食其市场。微博和微信的巨大影响力逐渐被高校所重视,也被相关政府部门重视。放眼全国,7 月16 日
—18 日,2014 全国校园新媒体发展论坛在厦门举行,新浪微博发布了高校“十大最具影响力官方微博”,
首当其冲的武汉大学粉丝数已达到46 万,教育部的官方微博@微言教育粉丝数已达 57 万,江苏省教育厅
的官微粉丝数也已达9 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管微的发展将越来越壮大。另一个红的发烫的应用是
微信,根据微信官方数据,不到4 年时间,微信已积累了8 亿用户,超过了欧洲总人口,其中月活跃账户
达3.96 亿。公众号数量超过了580 万,日均增长1.5 万。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自然成为了微信最坚实的用户群体之一。高校也抓
住机遇,开通了很多微信公共账号。部分校园微信公众号已经非常成功,像广州大学城一卡通、华师图书
馆、中大D in、scnu 黑猫警长、暨大表白君、广大talkshow 等微信号是很实用且有意思的,充值、借书、
送外卖、交友、旅游、吐槽、购物、查询成绩、失物招领、娱乐、防骗等等,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
都囊括了,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相比之下,曾经的校园王者人人网,正在生与死之间挣扎,不断改变
的市场定位,也让其与Facebook 不可一世的发展趋势南辕北辙。在高校内的地位正逐渐减弱。
2、校园市场的独特性
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然而与复杂的社会相比,大学毕竟
简单纯真。校园里的学生们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也更加单纯。与上班族不同,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
说,他们拥有更多的娱乐休闲时间,更多接触使用社交媒体的机会,但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消费能力受
制于家庭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处在自己学习能力的顶峰,对新鲜事物的接纳能力和好奇感,
让他们可以迅速融入最新最潮的事物当中去,他们思想尚未成熟,但具有开放的思想观念与充分的接受能
力,充满表达欲望,同时也爱追逐简单新奇,使得他们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先锋,他们的信息行为随着互联
网技术的创新和信息的丰富而不断地趋于多样化,而大量地使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是自新媒体风靡世界
开始的又一大变化。对于一切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交网络公司来说,校园并不是一个可以赚钱的最佳领域,
却是一个培养用户,积攒人气的最佳平台。
1
万方数据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社交媒体的特点
1.1 校园社交开拓者人人网
1.1.1 从校内到人人
提到校园社交,不得不提到人人网。2004 年2 月4 日,Facebook 在美国上线。2005 年12 月,一个类
似facebook 的校内网在中国创办。随后如同Facebook 席卷全球的速度一样,校内网之风也迅速在国内大
学里吹起,校内网的兴盛恰逢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时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05 年
网民数为11100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8.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