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谜 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谜 撰文/李学勤 清华简是指2008年秋天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由于媒体屡有报道, 想来大家不会觉得陌生.清华简连同其残断的在内,一共约有两千五百枚,经过 缀合排比,集成六十多篇,主要是经,史一类典籍,十分珍贵重要.由清华大学出 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着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在2010年 年底问世,国内外学术界有很大反响.2011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 辑也出版了,相关讨论正在学者间展开. 与报告第一辑包括竹简《尹至》,《尹诰》等九篇不同,第二辑只发表竹简一 篇,题为《系年》.《系年》的篇幅很长,由一百三十八支简组成,原有简序编号, 保存相当良好,只在个别地方有一点缺损.这是前所未见的一种断代性质的史书, 分作二十三章,概述了从周初武王伐纣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大事.书的作者可能 是楚国人,成书的年代估计为楚肃王时(前380——前370),也就是说比西晋时发 现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还更早一些. 《系年》的出现,对于古代文献和历史的研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书里面的 记载,许多地方能够印证,补充或者纠正传世古书,特别是解决学术史上长期存 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这些当然需要对《系年》做持久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不是一 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在这里我只想举一个例子,聊供读者参考. 周初分封诸侯,成立所谓”封建”的国家制度,奠定周朝几百年的根基,是古 史上的大事.《系年》第四章说: 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 厚屏.乃先建卫叔封于庚丘,以侯殷之馀民.卫人自庚丘迁于淇卫. 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谜f13 讲的是成王和周公在敉平三监叛乱之后,把反周的所谓殷顽民迁到在今洛阳的 东都成周,同时吸取夏,商两朝覆亡的教训,将王室亲属分封为诸侯国,作为王朝 的屏障,而首先建立的便是卫国.卫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叔封,他是武王,周公的弟 弟,成王的叔父. 《系年》的记载,正好与《左传》定公四年祝佗所说互相对照.祝佗是卫国的 大夫,字子鱼,《论语?雍也》把他的名字写作”祝鸵”.在《左传》里,祝佗追述了 周初分封鲁,卫,晋三国的经过,下面只摘录涉及卫国的部分: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 下,……分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铸氏,樊氏,饥氏,终葵 氏,……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 祝佗是春秋晚期卫国大臣,他回忆卫国的初封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同《系年》相对 照,只要了解康叔就是叔封,殷民七族就是殷之馀民,两者的一致是很清楚的. 祝佗提到的分封卫国时的诰命《康诰》,并没有像封鲁的《伯禽》,封晋的 《唐诰》那样早已佚失,却作为《尚书》这部经籍的一篇,经过历史的长河保存至 今.有些经学家译读这篇《康诰》,提出种种诘难,竟成为千年不决的谜团,争论 不休. 原来,《康诰》篇文的开头是: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 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事)于周.周公成勤,乃洪大诰治. 紧接着是诰命本文: 王若日:”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纪时的”惟三月哉生魄”,据《尚书?召诰》,《洛诰》知道是在成王七年,开始营 造成周洛邑之时.当时各地方国都来会集,为这一大事服役,所说”播民”正是被 14l文史知识201203 迁的殷民.因为成王那个时候还没有亲政,实际是由周公代行诰命.”洪大诰治” 的”洪”字,郑玄EPS)II为”代”(这不一定准确,但情事应当如此).诰命的具体时 间,未必就在”三月哉生魄”,可能是在稍后的一段期间内.这些都与《左传》相 合,所以《书序》说:”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遗民封康叔,作《康诰》.”对于 这一点,从汉到唐,学者并无异说. 宋代学者兴起疑经改经的风气,对《康诰》称叔封为”朕其弟”一点提出质 疑,认为是武王时书.这个看法始于胡宏(五峰),受到一些着作的支持.苏轼的 《东坡书传》还认为《康诰》篇首从”惟三月哉生魄”到”乃洪大诰治”四十八字是 《洛诰》的脱简,误错到《康诰》.朱子也是赞成这一类意见的,从而他的学生蔡 沈的《书经集传》对之予以强调,主张将《康诰》移到武王时的《金滕》之前.蔡沈 《集传》后来被列于科举功令,这种看法(或与之类似的观点)竟成为主流.现代 研究《尚书》的学者也有不少人采用,如屈万里先生的《尚书集释》可为代表. 屈万里先生说:”诸家以本篇为武王告康叔之书,良是,惟仍以为康叔封于卫 时之诰辞,则非.盖康叔封于卫在武庚之乱平后,其时武王己殁也.今既知康叔初 封于康,后徙封于卫,则封于康时自当在武庚之乱以前,亦即当武王之世.”至于 康在什么地方,屈书引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之说,以为即《说文》的邡,在 今河南颍川I. 《系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