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十年课改”的历史反思.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十一中枣林书院的特色课程 民间工艺(包括景泰蓝、瓷器、剪纸、雕刻、古典乐器制作以及木、石、铁、灯、竹、泥水、刺绣、油漆等) 民间曲艺(民乐、相声、戏曲、魔术、杂技、小品、评书及其他说唱艺术等) 传统艺术(书法、国画、茶道、插花等) 传统医学(推拿、针灸、中医等) 传统收藏(珠宝及古玩鉴定) 传统体育(武术、围棋、象棋等) 现代体育(赛车、台球、桥牌、网络游戏开发等) 现代艺术(动漫、摄影、平面设计、园艺等) 演艺(模特、娱乐节目主持人、电影摄影等) 还有:计算机反入侵技术、经纪人等特殊专业 6.“十年课改”的评价制度 高考的顺应与调控——没有高考改革,就没有课程改革 2004:海南、广东、山东、宁夏 2005:江苏 2006:安徽、福建、浙江、辽宁、天津 2007: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 2008:山西、江西、河南、新疆 2009:湖北、河北、云南、内蒙古 2010:青海 高考改革的三大趋势 一是“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标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是高考越来越注重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打破“一卷试天下”、“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三是高考的公平、公正将被放到更为显眼的位置 7.“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 社会的赞誉与批评 “保守派”:怀旧型 “激进派”:狂热型 “中间派”(中庸之道) 关于知识教育的理论争鸣:“王、钟之争” 7.“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 一场“概念重建运动” 有人批评其“穿新鞋走老路” 有人戏称“四边工程”:边设计、边实验、边推广、边修正 “八重八轻”:重现代轻传统、重外国轻本土、重社会轻学校、重素质轻知识、重形式轻内容、重学生轻教师、重权利轻义务、重表扬轻惩罚 7.“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 究竟给“十年课改”打30分、60分还是90分?答案目前并不明朗,而且尤其缺少来自课改试验区、试验校的科研报告作为参照。 “十年课改”能否算得上一场以普及课程知识和唤醒课程意识为主旨的教育启蒙运动?在多大程度上拓展了一线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人员以及理论工作者的课程视阈? “十年课改”的最新动向 2010年7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计划年内“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全面启动教材修订工作” 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 500人“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专家库 大陆“十年课改”的历史反思 何谓“十年课改”? 以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大陆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1949年以来的第八轮课程改革。 因为从2001年到2011年历经10年之久,我们将这轮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课程改革简称为“十年课改”。 何谓“十年课改”? 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十年课改” 成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基础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 总体认识 “十年课改”:一场以唤醒课程意识和普及课程知识为主旨的教育启蒙运动,极大地拓展了整个教育系统(一线教师、中小学校长、各级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课程视阈和教育思维。 “十年课改”的七大问题 政府的选择与推动:时代背景 专家的策划与引领:理论基础 教师的习得与创新:实践路径 学生的体验与发展:具体成效 学校的开放与转型:文化建设 高考的顺应与调控:评价制度 社会的赞誉与批评:舆论导向 1.“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 政府为什么要选择和推动“十年课改”? “素质教育”成为“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观之不远,求之不得” “雷声大雨点小 ”——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素质教育”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 “新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阿基米德点”。 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有什么了不起的学问值得我们的孩子起早贪黑学的那样死去活来? 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学生每天都在考试、习题中度过,想象力贫乏,课外阅读一路递减。必须改变那种过分看重考试和升学的做法,将学生从应试教育制度的苦海中拯救出来。 现行教育成为培养失败者的教育!? 关爱“陪读生”!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应该赋予人以自信、尊严和价值。 秦琼当马、杨志卖刀、陆游休妻、林冲上梁山、中小学生逃学乃至跳楼…… 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有什么了不起的学问值得我们的孩子起早贪黑学的那样死去活来? 学校的异化:学校不敢保证一定与孩子们任何幸福、温暖、祥和的记忆片段相关;但至少应该努力不要与他们那些灰暗、压抑、想起就生气的记忆片段有关。 9类50门课程,其中时事政治课程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