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液力变矩器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液力变矩器的透穿性: 1) 正透穿 2) 负透穿 3) 混合透穿 4) 不透穿 三、发动机串联液力变矩器后特点 三、发动机串联液力变矩器后特点 四、确定液力变矩器有效直径的基本原则 前传动比对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影响 变矩器有效直径D对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影响 变矩器有效直径D对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影响 发动机净转矩对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影响 发动机净转矩对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影响 发动机净转矩对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影响 1.在发动机外特性时,共同工作输出特性在高效区工作范围或整个工作范围内,应保证获得最高的平均输出功率; 2. 高效区工作范围应较宽; 3. 在起动工况下的起动转矩越大越好; 4. 在共同工作的高效区范围或整个工作范围,应有较低的平均油耗量。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二、共同工作输出特性 理想输出特性 发动机 液力变矩器 自动无级变矩变速特性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扩大了发动机工作的范围。同时,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可以稳定工作的转速范围。 共同工作后的适应性远比发动机的适应性强。 比燃料消耗量上升。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以液力变矩器的最高效率时的传动比来传递 发动机的最大净功率。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a) 不透穿 (b)正透穿 (c)负透穿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透穿性对匹配的影响 0.97 0.62 1.03 0.946 0.91 1.12 1.01 0.901 0.85 1.62 1.00 0.853 0.81 2.04 1.00 0.805 0.81 2.13 1.04 0.784 0.83 2.22 1.09 0.757 0.84 2.34 1.20 0.700 0.83 2.45 1.30 0.641 0.82 2.52 1.38 0.595 0.79 2.62 1.55 0.510 0.73 2.71 1.69 0.435 0.69 2.77 1.77 0.387 0.00 3.05 2.54 0 ? ?×106(min2/r2·m) K i 五、匹配实例 1、TC原始特性 2780 1000 2879.6 1100 2956.8 1200 3011.4 1300 3043.6 1400 3053.3 1500 3040.5 1600 3005.2 1700 2947.4 1800 2867.2 1900 0 2500 2491.5 2200 2639.2 2100 2764.4 2000 2657.9 900 2513.3 800 Me/(N.m) ne/(r/min) 2、发动机净外特性 五、匹配实例 五、匹配实例 3、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计算 原匹配 前传动iq=0.6684 无前传动 五、匹配实例 4、前传动对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影响 D=400mm D=450mm D=500mm 原匹配 580kW 392kW 284kW 原匹配 * *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变矩器处于液力工况 输入特性 输出特性 动力机 工作机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共同工作” 与 “匹配” 是两个概念 有机地组合:有逻辑的,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 有机: 1.原指与生物体有关的或从生物体来的(化合物), 现指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某些碳化物之外, 含碳原子的(化合物)。 2.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连,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 3.有机会。 共同工作——只研究原动机和液力元件连接在一起后的工作情况; 匹配——指二者共同工作时,采取怎样配合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性能。将二者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〇、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发动机的功率、转矩、每小时燃油消耗量、比燃油消耗量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关系。 外特性与部分特性的确定 15分钟功率 1小时功率 12小时功率 持续功率 额定(标定)功率工况 最大转矩工况 发动机的净外特性 为什么要研究输入特性? 1)它是研究发动机与变矩器匹配的基础; 2)它是研究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基础。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一、共同工作输入特性 指在不同的液力变矩器速比时,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转矩 和转速 的变化特性。 3.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一、共同工作输入特性 发动机净外特性 发动机到变矩器传动比 工作油密度 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 循环圆有效直径 3.7 液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