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化肥喂廋的耕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化肥“喂廋”的耕地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与资源矛盾最尖锐的国家之一,我们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成绩伟大举世公认。但在总结巨大经验的同时,这其中也蕴含着风险,需要早警惕、早应对。比如我们为养活全球1/5人口而使用的化肥量,现在已经接近了全球总用量的1/3。大量施用化肥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呢?   近些年,农民李玉兰经常看着自己的土地发愁。老李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人种麦子,平均一亩地使用复合肥100斤,追肥的时候再加尿素30斤,这种施肥方式已经延续二、三十年了。但是这些年,村民们用的化肥越来越多,产量却再也提不上去了。   其实,有这个烦恼的不止老李一个。多施肥才能多打粮食是很多农民的共识。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但如今,在我国很多地方,庄稼这枝花,几乎全靠“化肥”当家。根据统计年鉴的记载,1978年,我国农业化肥消耗总量只有884万吨;到了2007年,化肥使用量达到5107.8万吨。   化肥的大量投入虽然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定,但与此同时,危害也开始显现,土地开始板结。板结会使土壤保持水分、养分的能力变差,影响作物根系生长 ,降低作物产量。此外,过量施肥还会造成土壤酸化。科研人员曾经拍摄到一块过量施用氮肥的田地,和旁边正常的田地相比,几乎可以用“颗粒无收”来形容。   土壤的变化令农民感到不安。而在很多地方,为了保住产量,农民们能做的就是再多施些化肥。可增产已经越来越难。   2007年,我国对耕地肥力的质量进行调查。在从全国各地采集的4万多个土壤样本中,有机质不达标的占到87%;缺磷的占到81.4%,;缺钾的41.7%;硫的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占到30%;缺锌的占51.1%。   在来之不易的九连增之后,呼吁关注粮食生产潜在危机的声音也不断涌现。   过量施用化肥,带来严重危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化肥本身就是坏东西。化肥对提高人类的农业生产水平功不可没,至少在未来相当长远的一段时间,人类要吃饱肚子,也不可能摆脱对它的依赖。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规律、科学利用。农业学者归纳的要素有三:合理施肥、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   我国从2005年起,开始大力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先给土壤体检,然后对症下药,缺什么补充什么,用多少补多少;避免土地不消化。这个原理浅显易懂,说起来很简单。可这好办法在实践中推广,却又有点复杂。   2010年,河北农民李玉兰接受了当地农业局的指导,把自家的麦子地做成了“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验田。一半儿按照原先的方法施肥,一半由农技人员检测之后,按照配方指导施肥。土壤检测发现,由于多年增施尿素,老李家的麦子地里氮元素严重过量,钾元素却严重不足——这正是他家不断施肥,收成却总也上不去的原因。农业技术人员开出药方:停止追加尿素,改为每亩地追加8斤钾肥。去年,他家麦子地的产量在徘徊多年之后终于又有了明显的提高。   测土配方施肥让老李家麦子地的施肥总量减少了20%多,产量提高了20%。效果很是喜人。但是走出实验田和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又如何呢?   在山东的蔬菜种植区,记者发现,田间地头的农民们对测土配方施肥感觉很茫然。测土配方施肥是我国应对化肥过量使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但这个地方为何没见什么动静呢?    在山东寿光农业局,检测中心的地上堆满了从各地采来的土样。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测土的工作其实一直在做,只是他们的工作量和大棚数量比起来微不足道。寿光农业局有20个人的检测队伍,在全国县级行政单位里算是多的,河北省成安县的工作就更难做了,6个工作人员,至少要负责8万多户农民的耕地。   测土配方施肥是我国从发达国家借鉴的先进做法。但在国外,农业生产很多都是大农场、规模化经营,整个区域的基础地力和化肥施用情况类似,上百公顷土地取15-20个样品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中国的农业生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一块地通常只有一、两亩大小,如果也按一个地块取15-20个样品来检测,其数量是难以想象的。实际上,近几年,国家财政每年都要投入十几个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这些钱听起来很多,用起来却不够。   那么,农民自己愿意花钱测土吗?河北省成安县的农民李玉兰是“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的主人,按理说他是最理解土壤检测好处的人了,但他说不会自己拿钱去测土。   “测土配方施肥”成本大,集中推广有困难。但是再不改土改肥,增收就会遇到阻碍,生产就会遇到瓶颈,这点农民自己最清楚。所以我们看到,在新技术推广受阻的情况下,农民便开始尝试各种办法,千方百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提高地力。因为大家的情况和习惯不同,这个局面看上去,就成了“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   在山东寿光的村子里,记者碰到一位女士隋玉萍。她头上盖了块毛巾以防晒黑,很难想象这么爱美的姑娘居然是卖稻壳粪的。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