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主要灌木树种滞尘效益研究及评价_综合指数法.docVIP

青岛市主要灌木树种滞尘效益研究及评价_综合指数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市主要灌木树种滞尘效益研究及评价_综合指数法 论文摘要:对青岛市居住区主要的19种灌木植物的滞尘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不同,叶片形态结构不同,其滞尘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叶黄杨、紫叶小檗、红王子锦带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较高,紫荆、月季、连翘相对较低;单株植物滞尘量不仅与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有关,还与植物的总叶量有关,其中金银木、红瑞木、火棘单株植物滞尘量较高,而木槿、棣棠、月季相对较低;同时采用了综合指数法对植物的滞尘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级。 论文关键词:灌木树种,滞尘效益,综合指数法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总悬浮颗粒物(TSP)成为城市主要污染物。植物叶片通过其表面特性和湿润性发挥着巨大的滞尘作用,当含尘气流经过树冠时,一部分颗粒较大的灰尘被枝叶阻挡而降落,另一部分滞留在枝叶表面。灌木植物由于生长低矮,这一高度对地面扬尘拦截能力强,因此对环境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生存空间,它在调节城市小气候,吸收污染气体,吸附尘埃和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青岛市居住区常见灌木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选取与滞尘效益密切相关的7个指标对植物的滞尘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城阳区位于青岛市区北部(1206~12034E,3610~3624N),紧邻胶州湾,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降水适中。月均气温25.7℃,年极端最高气温38.2℃,年极端最低气温-21.2℃。年均降水量714.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622h,无霜期180~200d。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2%,人均占有绿地面积为13m。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的选择 青岛市城阳居住区灌木植物应用种类较为丰富,共有36种,主要集中于柏科、忍冬科、木犀科、蔷薇科。选取居住区中应用频度较高、生长状况良好、高度基本一致的19种灌木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大叶黄杨Euonymusjaponicus、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紫叶小檗Berberisthumbergiicv.atropurpurea、海桐Pittosporumtobira、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RedRobin、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红王子锦带Weigelafloridacv.RedPrince、榆叶梅Prunustriloba、月季Rosachinensis、金山绣线菊SpiraeabumaldaGoaldenMound、连翘Forsythiasuspensa、紫荆Cercischinensis、红瑞木Cornusalba、华北珍珠梅Sorbariakirilowii(Regel)Maxim、木槿Hibiscussyriacus、金银木Loniceramaackii、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紫丁香Syringaoblata、棣棠Kerriajaponica。 2.2试验方法 2.2.1采集样叶 试验于2010年5-6月进行,根据青岛市春夏季多雨的特点,分别于雨后3d、6d、9d、12d采样。每一树种设置3个重复,每株在上、中、下等各部位多点采样共30片,将样叶小心封存于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 2.2.2滞尘量的测定 一般认为,15mm雨量可以冲掉植物叶片上的降尘,然后重新降尘。测定植物叶片的滞尘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常用质量差减法进行分析测定。采集的样品用蒸馏水冲洗浸泡2h后用软刷轻轻刷洗叶片,将附着物充分浸洗下来,浸洗液用已烘干称重的滤纸(w)过滤。将滤纸于60℃烘箱中烘干24h后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重(w),两次重量之差(w-w)即为采集样品上所附着的降尘颗粒物的重量。使用AM-300便携式叶面积仪测量植物叶片的叶面积(A),(w-w)/A即为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 2.2.3全株叶量计算 调查叶量采用分层取样法,先用目测法将所调查的植株进行分区、分层。其中可先按枝划分,也可把几个大枝归为几等分,接着再对各主枝或一等分进行继续等分分级,一直到可以容易计数叶片的标准小枝为止,当记数出标准小枝的叶片数量后,再计算全株叶量。 2.2.4评价方法 选取与植物滞尘效益密切相关的7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植物的高度(X1)、植物的叶面积指数(X2)、单位叶面积滞尘量(X3)、植物生长期(X4)和叶表面特性,其中,叶表面特性包括绒毛(X5)、粗糙度(X6)、黏液或硬度(X7)。通过野外观测和专家

文档评论(0)

潇湘画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