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 年 4 月Jo u rna l o f W
2000 年 4 月
Jo u rna l o f W uh an T ran spo r ta t io n U n ive r sity
A p r il 2000
船舶柴油机气缸α
套裂纹的研究
陈雁荡 肖金生 朱国伟
张敬国 崔可润
龚齐清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动力与环境工程学院 武汉 430063)
摘要: 为解决某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裂纹故障问题, 利用着色探伤、电子显微镜扫描、能谱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裂纹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利用实船测试、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该型缸套 的温度分布状况、应力状况, 进行了研究分析. 确定了缸套开裂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 柴油机气缸套; 裂纹; 微观形貌; 温度分布; 应力状况
中图法分类号: U 664112111
纹源 (图中箭头所指). 因此, 缸套裂纹的性质可确
定为疲劳裂纹, 所解剖的两只缸套的三条主裂纹 疲劳裂纹源的位置离缸套顶部平台 30~ 45 mm 处.
1
气缸套裂纹宏、微观状况及材料
质量分析
所 研 究 的 气 缸 套 内 径 为 600 mm , 总 长 为
2 280 mm.
对缸套裂纹进行了肉眼观察、着色探
伤、裂纹断口电子扫描和能谱分析等试验研究, 并
对开裂缸套的材料进行了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 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分析.
111 裂纹的宏观形态与分析
裂纹为 1~ 2 条 ( 多数为 1 条) 从缸套顶向下 延伸的纵向主裂纹和其周围的网状细裂纹. 主裂
纹在缸套顶部张开 1~ 115 mm , 长 度 115~ 600 mm 不等.
主裂纹首先在缸套内壁产生, 然后向外扩展,
有的缸套已裂穿, 有的尚未裂穿. 主裂纹在缸套内 壁弯弯曲曲延伸, 到达缸套外壁处则变为较平直
的延伸, 在内壁和外壁延伸的长度大致相同. 裂纹
发生在缸套上部燃烧室壁部分, 网状裂纹在从缸 套顶部向下 100 mm 左右、主裂纹的两侧, 主裂纹 和网状裂纹在喷油器油束对应的范围内.
除主裂纹向上扩展到缸套顶部外, 在缸套顶 部、上部孔口锥面和主裂纹周围以外的其余部分 均未发现可见的网状裂纹及其它损伤.
112 裂纹断口形态
缸 套主裂纹断口 ( 图 1) 可看到弧形贝纹线,
贝纹线是疲劳断裂的典型形貌, 其中心即为主裂
图 1 主裂纹断口形貌
从宏观上看, 网状裂纹主要集中在主裂纹附 近, 尤其在主裂纹附近网状裂纹很深. 在缸套内壁 产生网状裂纹是典型的热疲劳所致, 并成为主裂 纹疲劳扩展的起源, 当网状裂纹自身合并成较长 的裂纹时, 即成为主疲劳裂纹源.
主疲劳裂纹由内壁向外扩展, 同时也沿轴向 延伸. 由于缸套内壁网状裂纹的诱导, 使主疲劳裂 纹在轴向扩展速度加快, 因此贝纹线在轴线方向
的间距不断加大. 从裂纹断口侧面看到的主裂纹 扩展路线弯弯曲曲的形态, 表明了网状裂纹对主 疲劳裂纹扩展的诱导作用.
主裂纹断口上的微观形态均为脆性断裂形 貌, 存在着疲劳纹, 是疲劳破坏造成的典型微观形
貌. 另外, 通过 X 射线能谱分析发现主裂纹断面
α 收稿日期: 2000 01 07
张敬国: 男, 54 岁, 副教授
·156·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 年 第 24 卷上 S 和 S i 含量偏高, 特别是 S 含量高出缸套材
·156·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2000 年 第 24 卷
上 S 和 S i 含量偏高, 特别是 S 含量高出缸套材料
平均含量的 3~ 4 倍, 这是高温腐蚀物在断面上的 沉积或渗入材料基体引起的.
图 2 和图 3 所示为扫描电镜所拍的裂纹微观 典型形貌照片图.
则、呈兰黑色的缩松区. 缩松区的存在, 使实际承
载面积大为减少, 局部应力增加.
上述这些因素, 均会使疲劳强度降低, 导致疲 劳裂纹早期产生, 加速疲劳破坏.
2
缸套温度状况分析
缸套开裂的最终原因是应力状况, 而应力状
况又与温度状况有关. 因此需要了解缸套的温度 状况.
实船测量了 19 种工况下缸套的温度分布4 , 以此为基础, 用有限元法算得缸套的整个温度场. 对有些无法实船测量缸套温度的工况, 通过有限 元法计算得到缸套相应的温度场.
211 缸套温度分布的实船测试及其分析
采用自制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在船舶实际 航行时测量气缸套的温 度. 温 度 测 点 共 布 置 31 个. 在对应于开裂缸套裂纹处内外壁集中布置 15 个测点. 部分测试工况列于表 1, 其对应实测温度 分布如图 4、图 5 所示.
图 2 缸套内壁的表面网状裂纹
图 3 网状裂纹的扩展
通过扫描电镜进行微观观察, 可以看到:
1) 缸套内壁的表面裂纹, 基本上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