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方法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消毒的定义 消毒——杀死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将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清除,达到无菌的程度。 消毒的方法 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 生物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 利用物理因子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其杀灭或清除。 多利用加热、过滤和各种辐射等方法处理。 优点:作用较快速,且不留下残余的有害物质。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 (一)自然净化:污染于大气、地面、物体表面和地面的微生物,不经人工消毒亦可达到无害,这是大自然的净化作用。 有关因素:日晒、雨淋、风吹、干燥、温度、空气中杀菌性化合物、水的稀释作用、pH值的变化、水中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等。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 (二)机械消毒:采用机械方法从物体表面、水、空气、人、畜体表除掉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常用的方法为冲洗、刷接、抹、扫、铲除、通风和过滤。这些方法虽然不能将病原微生物杀灭,但可大大减少其数量,减少人群受感染的机会。 如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等,可消除手上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 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 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空气保持无茵状态。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 (三)热力消毒: 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汽、高热蒸汽、干热灭菌等。能使 病原体蛋白质凝固,使其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 (四)辐射消毒: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茵。 电离辐射:包括两种射线和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 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 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其能量只有5eV,穿透力很差。 紫外线可分为长波段(320.0~400.0 nm)、中波段(275.0~320.0nm)与短波段(180.0~275.0 nm)三组,短波段中240.0~280.0 nm波长的紫外线杀菌力较强, 一般多以253.7nm作为杀菌紫外线波长的代表,由于紫外线灯使用较方便,并有一定杀菌作用,所以在卫生防疫、医疗和工业消毒中使用均较普遍。 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紫外线照射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的电离,仅产生激发作用,使电子处于高能状态而不脱开。当微生物被照射,此作用可引起细胞内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与酶的化学变化,从而使之死亡。 紫外线灯在使用中,可产生臭氧。产生臭氧作用最强的为184.9nm紫外线。 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 化学消毒法 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称为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剂的分类方法:根据化学消毒剂对病原体蛋白质的作用可分为以下6类 (一)凝固蛋白消毒剂 1.酚类:主要有酚、来苏儿、六氯酚等,具有特殊气味,杀菌力有限。可使纺织品变色,橡胶类物品变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故目前少用。 2.酸类:如盐酸、乳酸等,对细茵繁殖体及细茵芽胞均有杀灭作用,但易损伤物品,故一般不用于居室消毒。 3.醇类 乙醇(酒精)其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繁殖体,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对真菌抱于有一定杀灭作用,对细菌芽胞无作用。用于皮肤消毒和浸泡体温计。 (二)溶解蛋白质消毒剂 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的有氢氧化钠、石灰等。 (三)氧化蛋白质类消毒剂 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因其消毒力强,故目前在医疗防疫工作中应用最广。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中可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 本类消毒剂分为无机化合物类与有机化合物类。前者以次氯酸盐为主,杀菌作用较快,但性质不稳定;后者以氯胺类为主,性质稳定,但杀菌作用较慢。 含氯消毒剂的作用多与有效氯含量成正比,因此使用剂量一般按药物的有效氯含量计算. 含氯消毒剂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都有杀灭作用。 含氯消毒剂 1.漂白粉 应用最广,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2)],含有效氯25%一30%,性质不稳定,可被光、热、潮湿及co2所分解,故应密闭保存于阴暗干燥处,时间不超过1年。 *有效成分次氮酸可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胞酶的硫氢基因,破坏脑浆代谢。酸性环境中其乐茵力强而迅速,高浓度能杀死芽胞。粉剂可用于粪、痰、脓液等消毒。 *因其有腐蚀及漂白作用,故不宜用于金属器械及有色纺织物。如其存放大久,应按实际有效氮含量配制。 含氯消毒剂 2.次氯酸钠[NaOCl]别名高效漂白粉或次亚氯酸钠。纯品为白色粉末,通常为灰绿色结晶,在空气中不稳定。实验室可用电解食盐水法制取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约1%。次氯酸钠有氯的气味,能与水混溶.溶液呈碱性.乳状原液的pH值高达12,随水溶液稀释度增加,pH值可降至7~9。性不稳定,遇热分解加速。对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