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语 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即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是学习土壤类型与分布的“收官”阶段,在学习了土壤学基础知识、土壤发育与形成的相关知识之后,把它们与气候知识相互结合,就形成土壤空间分布的完整架构,这既是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交融,更是我们学习XX地理学的重要体现。 土壤盐酸反应:当土壤含有碳酸钙时,向土壤加入盐酸,盐酸将与土壤中的碳酸钙反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由此称为“盐酸反应” ,土壤有否盐酸反应是判别土壤是否含有碳酸钙的标准方法。有盐酸反应的土壤肯定是碱性土壤。 土纲的检索 什么叫检索:根据对土壤诊断指标的识别,从而判别对象土壤归属到某个分类级别,这个过程就叫检索。 最重要的检索级别就是土纲的检索,以下列出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4个土纲的检索表。 见下2页。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命名 以土纲为基础名(3个汉字),每向下一个级别,依次在本级名称前添加两个汉字,见下表: 分类级别 命名字数 举例 土纲 3 铁铝土 亚纲 5 湿润铁铝土 (铁铝土纲下只有一个亚纲) 土类 7 暗红湿润铁铝土 简育湿润铁铝土 (湿润铁铝土下有两个土类) 亚类 9 缺 土族 11 缺 土系 13 缺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简介 由6级组成: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土系 1975年《土壤系统分类》(第一版)分为10个土纲,至1999年(第二版),增加2个土纲,总共12个土纲。 土纲简介(前10个老土纲按原名字母顺序介绍,新增土纲在其后) 1. 淋溶土(Alfisols):具有淋溶作用形成的淀积粘化层,但淋溶程度不强,土体仍有中等到较高的盐基饱和度 2. 干旱土(Aridisols):具有干旱水分状况、分布于荒漠、半荒漠地区的土壤 3. 新成土(Entisols):新近发育或轻度发育的矿质土壤。成土时间短,剖面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母质的特性 4. 有机土(Histosols):有机物质大量积聚,有机质含量非常高的一类土壤。一般出现在低洼积水环境中,大致与发生学分类的泥炭土相当 5. 始成土(Inceptisols):为一类土层发育较弱、未成熟的各种年幼土壤的总称。 6. 软土(Mollisols):具有松软表层的一类土壤,主要出现在中纬度草原和湿草原地区。软土中的有机质和盐基饱和度都较高。 7. 氧化土(Oxisols):具有更强的风化和淋溶作用的土壤。以大量的铁铝氧化物聚集形成的氧化层和聚铁网纹层为典型特征 8. 灰土(Spodosols):具有灰化淀积层的土壤。 9. 老成土(Ultisols):也有淀积粘化层,但风化作用较深,淋溶作用较强,盐基饱和度较低 10. 变性土(Vertisols):含有大量具有强烈胀缩性粘土矿物的土壤。 11. 火山灰土(Andisols):以火山物质为母质发育而成的具有很大比表面、高孔隙度和高持水量的一类土壤。 12. 冻土(Gelisols):高纬度苔原地区下有黑色有机表层和下垫永冻层的土壤。 土壤分类系统之间的比较1-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发生学分类)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比较 1、两个体系的分类依据不同,不易作严格的比较,近似的参比是可以的,但要考虑以下情形; 2、系统分类的高级单元是土纲、亚纲、土类、亚类、重点是土纲,发生学分类虽然有土纲和亚纲,但重点却在土类; 3、因此,两个系统应在土类上参比, 4、《土壤地理学》(第三版)把发生学分类61个土类中的50个与系统分类作了对比; 5、下一页,列出与发生学分类中的砖红壤和红壤较为接近的系统分类中的土类 砖 红 壤 系统分类中接近的土类 红 壤 系统分类中接近的土类 暗红湿润铁铝土 富铝湿润富铁土 简育湿润铁铝土 粘化湿润富铁土 富铝湿润富铁土 铝质湿润淋溶土 粘化湿润富铁土 铝质湿润雏形土 铝质湿润雏形土 简育湿润雏形土 铁质湿润雏形土 发生学分类的砖红壤、红壤所比对的系统分类土类 土壤分类系统之间的比较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的比较 CST ST CST ST 有机土 有机土 冻土 盐成土 干旱土 淋溶土 始成土 人为土 - 潜育土 始成土 冻土 新成土 灰土 灰土 均腐土 软土 火山灰土 火山灰土 富铁土 老成土 淋溶土 始成土 铁铝土 氧化土 淋溶土 淋溶土 老成土 软土 变性土 变性土 雏形土 始成土 软土 冻土 干旱土 干旱土 新成土 新成土 冻土 四、土壤分布规律 导言 我们已经知道土壤是各种成土因素的产物,那么,可以这样推导: 1、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形成特定的土壤类型; 2、各类土壤都必有与它相适应的空间位置。 这就是土壤分布规律的前提。 土壤分布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电动重卡充电站建设方案.docx VIP
- 一种白肉灵芝-魔芋胶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20J333 建筑防腐蚀构造.docx VIP
- 24J113-1 内隔墙-轻质条板(一).docx
- 保护区安全准入复习试题附答案.doc
- 工厂分伙协议合同.docx VIP
- 古韵悠长 第一课《雕梁画栋》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TCECS1517-2023 装配式压制玻璃钢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