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教师教育教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学习手册
PAGE
PAGE 1
XX教育学院小学教研部
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研制与落实之理论学习
题目一:为什么说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为学生,而非教师?
【要 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者、促进者,起着主导的作用。
【资源链接】
[1] 《教学论》 李朝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法问题管窥》 李康耀 陈林生 《教书育人》 2015
[3] 《关于构建主体性目标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考》 姚永强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
【学习心得】
一般是指向学生。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目标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所以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也应该包括教师,那么,这则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这样来陈述:通过反复诵读,我们能熟练的背诵原文。通过“我们”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更能增加课堂中师生的亲和力。
教学目标设计要挖掘学生达到目标的方法与措施。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谈到:“如果你的目的是使40—50个儿童学习现成的课文,并在教师面前背诵出来.那么你的训练方法必定力求达到这个结果。但是,如果目的是培养一种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的精神,那么训练方法必须从这个目的出发并和这个目的相联系。
题目二:怎样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间的关系?
【要 点】(1)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同时前者具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2)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而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3)教学目的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客观要求,而教学目标则较多的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4)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基础,只有在对教学目的具体化后,即提出达到目的的手段、时间以及检验目的是否达到的工具、步骤后,目的才会变成目标。
【资源链接】
[1] 《教学论》 李朝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课程论》 (美国)艾伦?C?奥恩斯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现代教学论》 裴娣娜等 陕西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4]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4 蔡晓杰
【学习心得】???????????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学目的是最高层次的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最低层次的概念,它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教学目的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题目三:怎样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
【要 点】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课程目标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提出了方向性,并且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制定。
【资源链接】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 林志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蔡晓杰 陕西师范大学
[3]《“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和联系》 何宝安 江苏教育研究 1992
【学习心得】
教学目标是微观的,是在一节课能够达成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起点和归宿。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践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坐标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推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
题目四:在教学中如何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融合?
【要 点】(1)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教学目标;(2)把握课程目标灵魂,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3)理解课程目标内涵,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性;(4)遵循课程目标要求,体现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资源链接】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林志强主编
[2]《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教育科学出版社,施良方著
[3]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蔡晓杰 陕西师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