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48课时)
绪 论(2课时)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多种选择,可以分别是教育规律或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艺术,也可以兼及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及其统一。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它与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就有所不同。教育学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康德曾于1776—1787年间先后4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
1900年,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1908年,另一名德国教育家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1939年,苏联出版了以凯洛夫为总主编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30年,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他强调学科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
*1975年,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他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1972年开始,苏联连续出版了巴班斯基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几本系列著作,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是对教学论进一步科学化的新探索。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4课时)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为人的发展而有意识建构的双向互动的活动与交往系统。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重要区别。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教育
1.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2.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现代教育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三、未来教育
未来教育将是一种新的理想教育。它将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弘扬自由个性的教育。
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4课时)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装施工风险危害清单.docx VIP
- 【国家标准】NBT 31008-2019 海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三类人员考试(项目负责人·B证)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docx VIP
- 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护理查房.pptx VIP
- 习题-9-能量代谢与体温.doc VIP
- 四大家鱼养殖技术规范(DB44-T 483-2008).docx VIP
- 下载PDF文件(1429K).PDF VIP
- 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细则_附件.doc VIP
- 中医治疗心悸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JB∕T 7175.6-2015 滚动直线导轨副 第6部分: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