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新-拿投资当回事.docx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别拿投资当回事 王宏新 中国画报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房价守望者 第二章 谈“拐点”不如谈抄底 第三章 窥市篇 第四章 政策篇 第五章 细数房屋中介那些赚钱的招 附录: 第一章 房价守望者 老百姓在观望 自2003年房价开始猛然攀升以来,老百姓便开始叫苦,中央政府也 开始频繁出台政策措施。先是紧缩供地,然后限户型、限面积,而后引 导需求、调整投资结构,再加大提供廉价房、限价房,最后是严查不法 交易,等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调控政策,让老百姓感觉到政府似乎已 经勒住了飞奔的房价之马。但梦想总不照现实进行,房价越调越高的事 实不容回避。因此,老百姓一改过去“积极”买房的态度,进入了短期 的“观望”阶段。应该说,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具有“羊群效应”,大家买我 也买,大家不买我也不买,这就像一股潮流一样影响着人们的买房行 为。而且,买涨不买跌的总体态势也左右着人们的心理变化。房价节节 攀高,上升迅猛,大家可能都坐不住了,生怕明天房价又创新高,今天 抓紧出手。而如果房价停滞不前,市场预期灰暗,那老百姓都开始静静 等候了。也就是说,如果今天刚买了明天房子又跌了,岂不损失惨重? 而且,中央政府亲民、为民政策的价值取向也使得各级政府部门不得不 正视房价问题给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也让更多购房者有足够 的理由等待政府下一步政策措施的出台,把房价控制在居民可以承受的 能力范围之内。所以,老百姓的观望是最朴实、最简单的观望。这种观 望和对股市的观望很相似:买涨不买跌,别人买我也买。 开发商在观望 开发商的观望源于两点。一是坚信房地产是支柱性产业,国家和政 府不会坐视房价暴跌。毕竟房价连着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又关系到金融 稳定。国家既然要指望房地产业增加GDP,就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采取 适当的措施抑制房价下滑。第二是他们认为房市的冬天是暂时的,是短 期的。因为土地供给量非常有限,而住房需求又逐年增多,所以,由基 本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一定会回到一个合理的层面上去的。正是基于这 两种判断,虽然销售持续遇冷,但有很多开发商还在坚守价格底线,不 降价,不打折。他们在等待房市的春天,就像在等待闺中的姑娘能嫁个 好人家一样。 地方政府在观望 作为地方政府来说,是两头受气,受委屈。地方政府既要让住房成 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又希望它具有社会保障的基本职能;既要让 它促进效率,又想让它兼顾公平;既希望通过政策干预抑制房价增长过 快,又不希望对住房商品化的改革以及住房市场造成太大冲击。可以 说,正是地方政府的这种矛盾心态,让目前的房市情景扑朔迷离。不是 不愿意干预房价,不能合理控制房价,而是不希望伤害市场;不是不愿 意看到房价持续上涨,以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是一贯的亲民政策又 决定着它必须帮助老百姓解决住房难问题。可见,当住房产业普遍地支 撑起世界各地经济增长的同时,又怎能让政府在房地产领域把十几年来 努力推进的市场机制轻易放弃呢?当几十年如一日的亲民政府形成固定 模式之后,我国政府又怎会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买不起房子而袖手旁观 呢?所以,地方政府的观望必定是犹豫的观望,是为难的观望。 观望到何时? 变化是市场的特点。所以,各方的这种观望态势也不会持续太久。 我们讨论问题,还应当回到事情的本源上去:居民要买房,开发商要赚 钱,政府要GDP增长……因此,观望必定是短期的,整个市场也不会在 徘徊中持续不前。同样,过高的房价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高房价不具可持续性 供给政策不改预期 这几年来,房市供不应求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投资性需求,而隐藏 在投资性需求背后的是预期: 当投资者预期房价上涨、房产投资收益会增加时,便会形成预期的 购房需求,而这种需求反过来就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最大动力。这正是 房价大涨的内在逻辑。 宏观调控政策是对预期施加影响的重要变量。然而,2007年8月初 国务院“24号文”出台之前的所有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其核心都是供给导 向的,即试图通过增加市场供应量来调节供求、平抑房价。 但是,在住房按揭制度的支持下,很多不打算在短时期买房的人都 加入到了眼下的购房大军中,而投资性购房也有很便捷的信贷政策支 持,两股力量合起来,让新增的住房供应量顿时成为杯水车薪,政策对 抑制房价上涨力不从心。 5年房价大涨 30年财富分配 一边是不断加强的预期,一边是调控政策上的无能为力,使房价涨 幅连续几年来远远高于GDP增长水平,更高于居民收入增长水平。 在迅速发展的房地产业和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背后,是改革开放 近30年来,国民财富分配与再分配的革命性调整:新兴的富裕阶层最先 在市场上实现了自住房的市场化,同时也是投资性住房需求的主体,而 房价的高涨使他们从房产的投资中获益颇丰;与之相比,广大中低收入 家庭群体由于受到收入增长水平的限制,对中国住房体制与住房产业发 展的反应自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