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大集团战略研究.docxVIP

汽车工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大集团战略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之五 汽车工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大集团战略研究 国外汽车工业组织结构调整现状和特点 1.1 集团化是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世界各国汽车工业成长与发展经验证明,集团化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兼并重组又是集团化过程的必由之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 过: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由此可见,通过兼并与重组是企业低成本、高效率扩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兼并与重组企业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占据有利位置,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特征。世界汽车行业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已过百年,回顾其百年发展历程,不断的兼并、联合与重组是其实现持续发展的首要特征。美国汽车工业在其发展初期,也曾一度出现 140 多个主机厂共存的局面,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只剩下 12 个大厂家,到了 60 年代又经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重组,只剩下 5 家,进入 80 年代后,随着克莱斯勒公司兼并了美国吉普车公司后,美国汽车行业形成了三强鼎立的局面。 从另一个角度看,汽车工业的后发展国家更应坚持集团化道路,只有坚持集团化道路,集中本国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才有可能使本国汽车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在这方面,韩国和台湾的发展经验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证明了这一问题。韩国和台湾同被列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基础相差不大,但发展汽车工业所走的道路截然不同,台湾汽车工业走的自由发展之路,十几个主机厂各自为政、互不联合,在台湾有限的市场内相互比拼,有限的资源分散,没能形成一家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企业。而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与台湾完全不同。早在 1972 年,韩国就颁布了《众小汽车装配厂废止措施令》,并且坚决有效地贯彻了这一法令,将那一时期 30 多家汽车厂关停并转,保证了在以后 30 多年的时间内,韩国汽车行业只有 4 家大型企业集团集中发展的格局,集中了有限的国力,更重要的是集中了十分有限的人才资源,再辅以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从而促成了韩国汽车工业腾飞。韩国与台湾自 80 年代以来主要年份汽车产量对比见图 1。 注:资料来源 1996 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及台湾经济工业局和台湾车辆工业同业会 1992 年出版的《中美日韩欧等国汽车工业发展之比较》。 汽车工业发展集团化战略不仅在韩国得到证明,实际上世界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集团化战略,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集团化都已达到很高水平,从生产集中度的角度来看,以 1997 年为例,美国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公司生产汽车 1124 万辆,生产集中度达到 93%;日本的丰田、日产、本田和三菱四大公司生产汽车 777 万辆,生产集中度达 70%;德国的大众、奔驰、宝马和欧宝四大公司生产汽车 440 万辆,生产集中度达 87%;法国的标致-雪铁龙和雷诺两大公司生产汽车 378 万辆,生产集中度达 98.7%;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生产汽车 174 万辆,生产集中度达到 95.6%。由此可见,集团化是国外成功发展汽车工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 1.2 国外汽车行业组织结构调整给我们的启示 1.2.1 组织结构调整应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 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也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都必不可少地进行过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分析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不难发现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往往是组织结构调整的出发点,而组织结构调整又是实现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企业拓宽产品系列时表现的尤为突出。如美国的通用公司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收购活动,将其产品系列向纵向延伸,形成从最高档的卡迪拉克到别克、奥克兰、奥兹莫比尔、雪佛兰的价格金字塔产品系列,其中卡迪拉克产品价格最高产量最小,雪佛兰的产品价格最低产量最大。通用汽车公司的这一系列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兼并收购活动,使通用汽车公司得以迅速发展,并使其在美国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经受住了考验,是汽车工业早期产品结构调整与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德国大众公司,众所周知,大众公司是以生产小排量低价格的小汽车而闻名,甲壳虫是大众公司的代表作,而后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竞争对手实力不断增强,产品系列更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更强,使得大众公司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方针,拓宽产品系列,生产中档和高档轿车。在此形势下,大众公司并不是从头开始开发,再去铺新摊子,而是选择兼并了奥迪公司使其很快在中高档轿车市场确立了地位,形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大众集团。进入 90 年代,大众公司的子公司奥迪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mt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